本报记者 刘柯
一方面,我们在说不要盲目崇拜GDP,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对今年上半年7.6%的GDP增速忧心忡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纠结呢?
说不要盲目崇拜GDP,是有现实与未来双重意义的。中国的GDP,以前是进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现在看来,进出口由于受本币升值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不拖后腿已是万幸;消费也仅仅是稳中有升,扩大内需喊了几十年,也没见怎么爆发;倒是投资一直是中流砥柱,今年上半年又是20%以上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GDP的增速基本就是投资的增速缩影,而投资刺激经济已经被诟病,现在如果还提以投资拉动GDP,盲目去崇拜和追求GDP增速,实际上就是要再扩大投资,去盲目地修路修桥,去拯救那些落后的过剩产能,明显已经不合时宜。
但如果GDP增速真的滑到8%以下,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担心呢?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就业是个大问题,所谓面多加水水多就必须加面,有就业需求就必须有工作岗位,有工作就必须有持续增长的收入,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整体的稳定。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中国经济增速的底线可能是7%,目的就是保证大学生就业。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到2020年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番,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要在7.3%以上,就必须要用8%左右的经济增速来保城乡居民收入7.3%的增速。
其实,上面两种纠结,各有各的道理,但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即使GDP要保证维持在7%以上,也不能再靠单纯的投资来拉动,或者说投资只能起个兜底的作用,必须依靠其它的东西来保持GDP的可持续增速。这个可持续增速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为了单纯保投资,M2不断超发,今年上半年M2已经达到105万亿,这种不计产出效益单纯为拉动GDP增长的情况,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即便目前GDP增速在下降,但高层并没有继续在M2上放水,而是强调用活存量,包括银行间的和财政的。
怎么用活存量?我们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思维来下这盘经济大棋,靠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高层无论是强调扩大环保和信息消费,都在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必须 “走新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变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对传统产业的依赖,以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甚至不惜以牺牲速度来实现这个转弯。既然高层都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到各个产业和具体执行层面也必须同心协力,谁走到了前面,谁就能把握先机。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043 邮发代码 61-102征订:028-86968486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波)佛门禅院在常人看来本是幽静清闲之地,但在一些胆大妄为的犯罪分子眼中,却是不可多得的发财场所。近日,乐至县公安局龙门派出所通过连续作战、细致侦查,破获了一起寺庙财物盗窃案,抓获犯...
南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部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