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旱 保春耕
3月27日,南充市气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何相才爬上嘉陵区李渡镇五村一处山坡,调试气象观测设备,“每周都要来一次,查看、调试气象观察站仪器,确保信息搜集的准确。”南充市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该市降水显著偏少、气温异常偏高,冬干春旱程度和平均气温均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三位。“因为缺水,再加上1月上旬受低温影响,全市小麦、油菜的长势普遍不如往年。”南充市农牧业局农技站站长曾宪堂说,今年春来早,大春作物又要早播早栽,保春季农业生产迫在眉睫,目前南充气象、农业、水利等部门全员投入抗旱,打响了春耕保卫战。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文/图
雷达提前45天开机
3月27日,南充市气象局天气会商室,两名工作人员通过气象卫星云图,与省气象台和南充各县(市、区)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迎战冬干春旱,天气雷达在3月15日就提前开机,进入了全天候监测阶段。”南充市气象局局长吴刚告诉记者,按照业务要求,全国的天气雷达一般是进入汛期即5月1日才开机,南充提前了45天。这个提前,让该市气象部门抓住了“天机”,3月11、17、19日,南充气象部门在全市开展了3次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发射72枚火箭弹,并协调省人影办在南充境内实施了2架次飞机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普遍出现小到中雨,土壤墒情得到改善,干旱得以缓解。
李渡镇五村的何群英就是在3月12日的雨后,在屋后面的一块地里种上了玉米。“有效降雨仍然不足,由于气象条件限制,10多毫米的人工增雨只能暂时缓解旱情。”在何群英的玉米地里,何相才抓起一个土块给记者展示,土块干硬,水分已经被蒸发。3月27日一大早,何群英买来了地膜,叫上亲戚一起给玉米覆膜。
升钟水库放水解渴
3月16日6时,位于南部县铁鞭乡升钟水库右总干渠取水口的巨型闸门缓缓升起,升钟水库的水以17立方米/秒的流量奔涌直泻。此次升钟水库开闸放育秧水持续15天,阆中、南部、西充、顺庆、嘉陵、蓬安等6个县(市、区)350万农民受益,灌溉育秧田6万亩。
目前,整个升钟水库配套渠系长达5551公里,今年开闸放水比往年提前10天。升钟水库管理局枢纽工程管理所副所长李顺修介绍,如果旱情没有缓解,还将增大放水量,将灌区内的塘、库、堰及所有的小微水利工程灌满,确保60万亩栽秧田不缺水。
位于升钟湖右总干渠入口的西充县罐垭乡何家岩村利用高提低灌用水降低了干旱带来的影响。3月19日,村民梁德正已经在自家一块水田里育好秧苗,并用透明薄膜搭建好一个小拱棚。他家地块旁,是一个一级提灌站出水口,一台55千瓦的提灌电机能将水渠的水抽上来,抽满水后,根据实际需要,村民自行打开提灌站的水阀保证农田用水。“目前,该乡境内有大小提灌站21座,农渠长度达87公里,能够保证大春用水。”罐垭乡副乡长王智说。
目前,南充正通过提前播种部分农作物、加大抗旱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节水栽培技术等措施来应对旱灾,2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指导农民农业生产。“从3月14日开始抽水灌溉,在24小时不间断的情况下,要抽40天左右,才能保障春耕生产。”3月25日,高坪区青居镇的农业灌溉机手聂刚每天穿梭于各提灌站,入春以来的持续干旱天气导致当地大部分塘堰几近干涸。青居镇投入20余万元,对全镇7处提灌设施进行了维修,还组织30多名干部对水渠进行24小时蹲守,保障春灌用水进入灌溉区。
新闻推荐
紧扣实践突出特色,推进主题教育活动□本报记者张立东王青山5月24日,南充市政务服务中心2楼的市环保局窗口,工程师张果生正用电话通知顺庆区一户企业业主来领“申请办理收集、贮存、处置医疗废物经营...
南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