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阆中 > 正文

阆中市石滩镇 一村一产业 石滩变金滩

来源:南充日报 2020-05-19 01:35   https://www.yybnet.net/

●孙林/文 张瀚誉/图

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百姓。阆中市石滩镇药柏村,一条条整洁的村道,犹如一条条丝带,与一座座粉墙青瓦的住房,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果园自然融合、相映成景。

1 从药柏村的蜕变说起

5月6日一早,笔者驱车从阆中城区出发,穿过一道道河谷,绕过一道道山梁,经过近一个小时车程,来到山岭深处的石滩镇。药柏村位于石滩镇的南大门,这里曾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贫困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务工谋生。村党支部原书记郑登茂说,药柏山高坡陡,曾经十年九旱,2014年前村里更是没有一寸水泥路。“山高坡陡路难行,讨个媳妇难进门”,一句顺口溜,反映了当地曾经的落后面貌。

药柏村是一个大村,5个村民小组梯次分布在一山一沟一河的地带中,平均海拔460余米,既是有名的旱山村,也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山高坡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之没有生财的支柱产业,全村当时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329人。

“2014年以前,村里大多数人都是住的土坯房,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尤其是天干的时候,住在山上的村民四处找水吃,日子更是苦不堪言。”今年63岁的村民王芙蓉说,依靠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昔日的贫困村民如今住进了崭新的安全住房,水泥村道连通了农家,涓涓清水入户润心田。这些变化,大伙儿都看在眼里,感恩于心。

自筹资金,寻找新的水源点,从山顶上安装了近千米管线到山腰的农户家。当自来水哗哗哗流出时,住在半山腰的冯文礼老两口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吃、住、行样样都是天大的事情。“2016至2019年,我们全镇实施易地搬迁195户535人,危房改造1504户。投入6400余万元共完成村道硬化141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投入1945万元,建成以大管网延伸为主,9个村集中供水站为辅,单户井联户井等分散供水为补充的供水格局。实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其中贫困户实现自来水户户通,群众的安全用水得到有力保障。”石滩镇镇长李哉融告诉记者,目前,石滩7个脱贫摘帽村文化室、卫生室以及文化广场建设全面完成,卫生室的建成解决了群众的看病难问题,文化室以及文化广场的建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讯网络信号也实现100%全覆盖。同时,对无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分类实施了低保兜底。

构溪河静静地流淌,水泥路成长为村庄新的“血脉”;一栋栋新房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山间消失了挑水的身影……一件件惠民实事助推了村庄蜕变,温暖了村民心田。

2 从侯开波的生活看变化

几声鸡叫唤破晓。屋外天刚放亮,屋里锅碗瓢盆已叮咣作响。52岁的侯开波早早起床做饭,合作社有要紧事等他去忙活……

2000年,侯开波与妻子双双患病。依靠夫妻两人在广东一家酒店打工的微薄收入,不仅要负担治病的开销,还要养活一家老小。贫穷、苦闷、无助,侯开波每天在叹息声中消磨烦恼,日子对他而言过得很累也很慢。

2014年,侯开波寡淡无助的生活发生了转折。郑登茂来到侯开波家,告诉他他被精准识别为药柏村的贫困户。从此,侯开波在扶贫政策的推动下走上了脱贫路。通过享受C级危房改造政策,全家人告别了刮风漏风、下雨漏雨的日子。帮扶干部和村干部找到他,大家一起描绘出一幅切实可行的脱贫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侯开波多次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果树管理技能,现在专门负责药柏水果专合社100亩柑橘技术服务和管理。

“除了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入股分红的固定收益,加上我在园区务工的收入,2019年我家全年收入有3万余元。”侯开波告诉记者,他不仅被聘为村里奔康产业园的技术管理员,去年还被评为阆中市新型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

“针对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群众与村集体经济纽带断裂的现实问题,我们探索‘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石滩镇脱贫办主任高云告诉记者,通过支部领办专合社,建立奔康产业园,把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强村富民,建立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2019年,药柏村的柑橘产业园初投产就实现收益7万余元。

不但村里面貌变了样,贫困户得到的实惠也是“实打实”。“当初流转土地时,我们一百个不放心,心想种点庄稼至少还有米汤喝。”64岁的村民廖周习说,如今不仅保住了米汤,还喝上了肉汤。

3 从合作社的效力探源

在石滩的7个贫困村中,除了药柏村发展水果种植找到致富门路外,其余6个贫困村也实现了产业全覆盖,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路走得更稳。

贫困村“吃好了”,非贫困村“吃不着”?近年来,针对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中,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石滩镇立足乡情实际,多管齐下,加大对非贫困村的产业引进、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同步推进、均衡发展。

2016年以来,石滩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立足石滩地理位置,找准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土壤、人民群众的传统生产养殖习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探索以“大户+农户”“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强党员干部引领,基层党组织强化管理的经营生产管理模式。在产业发展上不搞一刀切,不搞遍地开花,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印镇山村、护山梁村集中成片打造1800亩银杏叶中药材生产基地,初投产年产叶1200吨,产值260余万元;以梁家店村、石滩口社区、凉水井为主的1000亩瓜蒌中药材生产基地,初投产年产瓜蒌800吨,产值160余万元;以七羊山村、梁家店村为主的年存栏350头的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300头,产值360万元;以七羊山村、塘清坝村、凤古寺村1000亩为主的青花椒生产基地,年产干青花椒30吨,产值40余万元,还建成了以七羊山村、石滩井社区生态跑山鸡基地。

“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我们不仅盘活了更多的撂荒土地,更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统筹同步发展,让群众的致富门路变得更宽广。”石滩镇党委书记张勇表示,除了因村施策,实施“一村一策”模式,该镇还在人力等资源上均衡配置,划分区域科学统筹管理,选派联村干部实施帮扶,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目前,石滩全镇成立了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给群众指明发展路子,传授种植、养殖技能,稳定增加村民收益。同时,镇党委、政府还凝心聚力,注重针对性的扶志与扶智,激发村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把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相结合,建立扶贫脱贫长效机制。今年以来,石滩镇各村共召开群众座谈会57次,各类技能培训43次,为群众播放脱贫典型案例片,极大调动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移风易俗,是石滩镇美丽蝶变的秘诀。”张勇说,把石滩建成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乡镇,让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对此,每位石滩人都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阆中市图书馆馆藏珍贵清代古籍《保宁府志》 锦屏春晓、嘉陵秋月、巴山夜雨……保宁府八景 书里都能找到

●本报记者杨晓江文/图阆中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馆藏几千册古籍善本。这些古籍多为清代古籍,不乏孤本。其中,清道光元...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阆中市石滩镇 一村一产业 石滩变金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