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阆中 > 正文

朋友圈不是“自留地” 应谨言慎行 □江德斌

来源:来宾日报 2019-08-06 09:59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重庆男子皮某擅自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柳某照片,称柳某“破坏别人家庭就该夹起尾巴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到头来当小三,真是给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等,导致柳某名誉受损。法院判决皮某删除朋友圈中的不当言论,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8月5日《法制日报》)

如今,微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很多用户习惯了每天刷朋友圈,在上面晒图、晒心情、求点赞,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状况、心态等与朋友分享。不过,朋友圈并非纯粹的封闭式社交环境,具有一定的公开性,用户的言行都可能会溢出圈外,被朋友分享给其他网友,甚至传播到整个网络空间。因此,如果用户在朋友圈里发表不当言论,比如造谣、侮辱他人等,就会给他人名誉造成伤害,影响到其正常生活,亦触犯了相关法律,理应受到处罚。

在本起案例里,法院即以柳某名誉受损为由,判决皮某删除不当言论,并需给予精神赔偿、发表道歉声明等。可见,朋友圈并非用户的“自留地”,不能任意发表言论,随意攻击他人,亦需遵守相关法律和社会道德,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谨言慎行,避免突破法律界限,给他人造成伤害。

近年来,各地类似案件时有发生:2015年,广州市出现首例“微信朋友圈”侵权案,法院判决当事人赔偿3000元并赔礼道歉;2017年,四川阆中赵某将和朋友吵架的截图晒到朋友圈,其中不乏侮辱性语言,法院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判决赵某在朋友圈道歉3天,赔偿5000元……细观这些案件,起因主要是一些私人矛盾、口舌冲突、经济纠纷等,本来问题不大,本可通过沟通调解、司法诉讼等途径解决,当事人却未能理性处理,轻率地在朋友圈里发表不当言论,给对方造成名誉伤害。

这些案件的曝光应引起微信用户的重视,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也不是“自留地”,亦要受到法律的制约。用户需管住自己的嘴和手,在朋友圈里理性发表言论,不要伤害他人,以免触犯法律而引火烧身,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新闻推荐

袁险峰在出席新修订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施行暨首个“阆中古城保护日”活动时要求自觉遵守《条例》 争做古城保护卫士

(记者杨晓江见习记者徐泽耀实习生赵奕铭)7月30日上午,新修订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施行暨首个“阆中古城保护日”活...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朋友圈不是“自留地” 应谨言慎行 □江德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