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寻访丈雪遗踪

来源:内江日报 2019-02-23 08:13   https://www.yybnet.net/

丈雪出家的寺院内江诸古寺

由书法家李代权书写的丈雪故里石牌坊

丈雪住持过的第七座寺院内江般若寺

◇周维祥 文/图

南禅高僧、诗人、书法家丈雪,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月十五日,生于原内江县苏家桥李家坡(今东兴区苏家乡苏家村),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几百年过去了,丈雪曾住持过的七座寺院今安在?他传播的禅宗法系今天发展又如何?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东兴区历史文化名人,2018年,东兴区政协组织有关单位的人员和特邀顾问及撰稿人,沿着丈雪曾走过的踪迹,历时15天,行程约8000公里,寻访丈雪行踪,笔者也在其列。

去年初冬季节,“丈雪寻踪”寻访组一行冒着蒙蒙细雨,驱车来到了西南禅宗祖庭——重庆梁平双桂堂,开启了寻访之旅。在梁平区佛教协会秘书长、双桂堂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释克观法师的陪同下,我们参访了有几百年历史的寺院。

双桂堂位于重庆市梁平区金带镇万竹山,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该寺因创始人破山在寺内植双株桂树而得名“双桂堂”。双桂堂法系为禅宗,破山是承宁波天童寺密云禅师之法,号为“临济正宗第三十一代祖师”。双桂堂在佛教界地位崇高,被尊为“西南佛教禅宗祖庭”,在中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具有显著地位。克观法师又带我们到距双桂堂30多公里外的蟠龙镇万峰山,我们冒着细雨,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寻访当年破山在蟠龙洞赐“丈雪”法号的白兔亭(遗址)。遗憾的是,昔日“飞泉直下碧云端,练影灯光次第看”的景象再难重现,瀑布不知何时干涸,满山遍野长满了杂草。宏伟壮观的白兔亭也荡然无存,原址上斜躺着两间残垣断壁的农舍。只有一只断成几块残缺不全的大石龟,仿佛还在诉说当年破山与丈雪师徒二人游历时的佳话。

贵州桐梓白牛山雪居寺是丈雪出家后住持的第一座寺庙,也是他第一次开坛讲经说法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丈雪到贵州后,隐于桐梓之砂(杉)台靘,颜其山曰牛山,寺名雪居。但经桐梓县地方志办公室和文管所的同志反复查找有关资料和问询有关人员,雪居寺却不知何故,如泥牛入海,销声匿迹。

顺治六年(1649),因仰慕丈雪的修持与德行,遵义郡绅请丈雪入住遵义禹门寺。禹门山中古木参天,禹门寺隐没其间,与山下流淌的乐安江水相呼应,颇具世外桃源之景色。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很像家乡内江县苏家桥李家坡。丈雪在禹门寺一住就是8年(一说长达12年)。他除振兴禅门宗风、农禅并重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文化开发黔北,这对于交通相对闭塞、文化尚欠落后的“草昩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有人评价丈雪是沙滩文化的“开山鼻祖”,这一评价一点也不过分。丈雪在禹门寺度过的八年光阴,正是他诗文创作的高峰期。禅宗历来提倡农禅并重,所以丈雪在弘法之余,兼重农作。正是他这种“一粒一粟,取之耕耘”的亲历亲为,使他进一步亲近日常生活,观察人情世态,感悟山水自然,也为他的诗文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生活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然而,今天的禹门寺呈献给世人的是一副陈旧破败、门庭冷落的模样,好在寺院外几棵老树,仿佛还能忆起寺院的悠久历史和昔日的辉煌!

丈雪遵师命去天童寺为师爷扫塔时路过汉中,被“平西王”吴三桂强留在汉中静明寺。我们在汉中市汉台区文管所所长、文化稽查大队大队长胡蔚,副队长王文迪等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城东门外的净明寺遗址。(据他们了解,汉中只有净明寺,没有静明寺。)据文管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看,净明寺始建于明代,早于丈雪到汉中的时间;地理位置也与史料记载相符。问题是,净明寺和静明寺虽是一字之差,但究竟是否是同一个寺,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丈雪到嘉兴县东塔广福寺,住在那里为师父破山刻印《破山和尚语录》。在这期间,丈雪被请到嘉禾(即嘉兴)府青莲禅院作住持。海盐县史志办副主任蔡海燕给我们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嘉禾是江南佛教流传最早的地区之一,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建造的海盐金粟寺是江南最早的佛寺。县北青莲寺,唐咸亨(670—674)中建,本名石佛寺,宋治平元年(1064)改今名。

我们到了海盐县望海街道青莲寺村。村支书王陆军带我们来到了青莲寺遗址,他介绍说,听老人讲:在抗战时,当地的中国军队烧毁了日军的一艘汽艇,日寇疯狂报复,烧毁了青莲寺及周围的村庄。现寺庙遗址上建了一间小庙,路边还能隐约见到庙门前石狮子的基石。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海盐县城西的金粟寺。号称“东南第一古刹”的金粟寺现正在维修中。据《古海盐文化实录》载: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密云圆悟应邀从天台而来,驻锡海盐金粟寺传法,整整六年时间,临济宗法脉在海盐金粟寺得以延续。破山也是在金粟寺拜密云为师的,他在圆悟门下两年,时有请教,专心参学。破山离开海盐后,受嘉禾绅士们的邀请,于崇祯二年(1629)来到东塔寺弘扬禅法。

我们又来到了嘉兴市,在嘉兴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为我们提供了东塔及有关资料。东塔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寺以塔名。寺和塔一起为嘉兴旧时“七塔八寺”之一。我们去东塔广福寺遗址实地考察,寺院踪影全无,只在抗日战争时留下的旧碉堡上凌乱地摆放了几个大石础,不远处的旧民房墙下还依稀见到寺院的屋基。

康熙六年(1662),丈雪离开汉中静明寺,入住阆中东郊临江的草堂寺。阆中市文物管理局的书记刘立富和局长宋红梅,把早已准备好的有关草堂寺的资料交给了我们。在《阆中县志》中记载:“草堂寺始建于宋代,草堂寺在城东二里、寿山庵在城东二里”。在咸丰年间绘制的地图上看出:草堂寺左边毗邻寿山庵,右边毗邻万寿宫。寿山庵不复存在,万寿宫也改作他用;草堂寺原址上早已新建起“草堂别院”客栈。

康熙二年(1663),54岁的丈雪从阆中回到了成都。见昭觉寺因明末(1644)之变,毁于兵燹,全寺荒废,无居人者二十载,传寺内废墟中曾现虎跡。他决心带领弟子重建恢复宋代临济宗高僧圆悟克勤曾经住持过的这一名刹古寺。从那时起,开始了他长达十年之久的恢复重建与中兴之路。

我们到成都昭觉寺时,监院释智深、知客释广兴早已在山门等候。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带我们去见方丈、住持释演法大和尚。和蔼可亲的大和尚听了我们的情况介绍后,非常高兴地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他吩咐智深和广兴带我们四处去看看。我们先来到了祖师殿看到了供奉丈雪和尚的牌位——上面写着:“第一代中兴初祖丈雪醉祖师香位”,旁边有丈雪的徒弟佛冤彻纲的灵位牌。后又去了离寺院几里外的丈雪墓地。丈雪的墓地已修缮一新,大门的匾额和对联均由演法大和尚亲书——匾额为“丈雪祖师墓”;对联的内容是取自丈雪74岁时写的诗文:“北郭联诗遗旧稿,东林结社负初因”。墓地围墙均用砖砌成,墓塔用石料砌成。塔前石碑上书“第一代·昭觉上(上)丈(下)雪通醉开山和尚塔”字样。丈雪墓旁是他徒弟佛冤彻纲的墓地。

康熙十二年(1673),丈雪64岁时,主动退位,命徒弟佛冤彻纲继席,为昭觉中兴第二世。康熙十三年(1674),张献忠部逆兵过阆,清师亦至。丈雪甚为地方忧之,因是避汉安。这是丈雪离开故乡后,第二次回到故乡。时年65岁,距第一次回到故乡(35岁)已30年矣。山河依旧,物是人非。丈雪回到故乡,但见诸古寺只剩下光秃秃的钓鱼台和天池。他毅然决定重振祖庭,让徒弟佛冤彻纲担任诸古寺住持,从此拉开了师徒二人修复诸古寺以及般若寺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按照寻访的顺序,我们本应从丈雪的出生地开始,沿着丈雪的行踪到他叶落归根回到故乡住持的最后一座寺庙结束。由于时间的关系同时兼顾先远后近和分区域寻访的原则,我们寻访组一行把他的出生地(出家地)和般若寺放在了最后一轮寻访。这样正好首尾相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丈雪一生曾住持过七座寺院,通过实地寻访得知,因诸多原由现只有贵州遵义禹门寺、四川成都昭觉寺、四川内江般若寺三座寺院尚存,其余皆毁不复存在。其中,他所中兴的成都昭觉寺、他师傅破山始建的重庆梁平双桂堂、以及他师爷密云重兴的浙江宁波天童寺三座古刹,仍寺宇雄伟、法相庄严,香火鼎盛、传承不绝,声名远播海内外。

新闻推荐

开学啦,你准备好了吗?

开学啦图据百度老师们回到学校,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记者张力摄今(20)日,乐山中小学及幼儿园将开启新学期旅程。假期里旅行游...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访丈雪遗踪)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