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守护落下闳老师的那对石狮还在

来源:四川日报 2019-02-22 06:07   https://www.yybnet.net/

老观,原名老鹳,以其独特地形酷似一只巨鹳,又传说有巨大鹳鸟常栖于此而得名。鹳、观音近,遂改场名为老观。古镇上有两条街,名曰老龙街和新凤街。有意思的是,街形也如其名,一如蛟龙蜿蜒,一如雏凤展翅。鱼鸟、龙凤形象,都寓意着生命的开始。,守护落下闳老师的那对石狮还在。

“去老观看看,那里也热闹!”阆中市委宣传部张晓东几乎每年都会给记者说同样一句话,2019年,终于成行。从阆中驱车43公里,耗时近一小时,这座藏在老君山深处的古镇出现在眼前。记者从老龙街进入,人潮喧嚣中,一座四角重檐、古色古香的三层阁楼绝世独立,只见那镂空窗户上雕刻着花草虫鱼,檐柱挑梁龙飞凤舞,朱红色的木柱巨龙缠绕,雕梁画栋,别有洞天。张晓东介绍,这就是奉国楼,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建,高32米,“晴朗天气,数十里外景物尽收眼底。”

据《阆中县志》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在此置白马义阳郡(即义阳县),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历隋唐、五代、宋均为奉国县,元代撤县。

奉国楼为三层,木质穿斗结构,二楼曾是戏楼,楼底通街,穿过去,就是1000多米长的老龙街了。据介绍,老龙街的历史文物遗存多达30余处。有唐·陆海《奉国寺》记“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磬竹窗外,千灯花塔西”石碑;有保存完好的奉国寺和奉国学堂;有向朝廷进贡大米的古粮仓;有保存完好的北魏石阶、石狮……

说话间,走到古镇集市处,两幢木造建筑出现在眼前,看似普通,却是当年尊贵的皇家米仓,房梁上“清道光年间修建”字样还清晰可辨,石砌墙壁中两块断碑上,还刻着原奉国县某县太爷记“本县爱民如子”六个字。

最古老的蜀道米仓道正是起于阆中古城,而老观镇又是连接四方州县的重要接点,素有“旱码头”之称。“在此建粮仓,除了因为交通便利,还在于老观所产稻米品质优良。”张晓东告诉记者,后来四川省名牌产品“奉国大米”也都在此存放。米仓的内部构造非常巧妙,地楼悬空,地脚设孔道,由上下木板滑动控制出粮,既通风防潮,又便捷卫生。

B

新凤街上走过落下闳

北魏古狮守护三谯园

老观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眉山有“三苏”,老观有“三谯”。如今,世人皆知的落下闳,若没有“三谯”之一的谯隆向汉武帝举荐,这位天文学家还不知在这山野乡间被埋没到几时。在老观镇,当地人敬谯隆为落下闳之师。

路过奉国楼的时候,旁边有个三谯广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新春文艺节目轮番上演;走到新凤街上,路过奉国学堂的时候,又撞见了三谯园。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风化得厉害,但怒吼神态活灵活现。“这可是北魏的古狮子。”张晓东的一句话,让记者驻足重新审视那对石狮,雕工着实不凡。

“三谯”二字为何频繁出现?原来,老观镇是“三谯”故里,三谯,即谯隆、谯玄、谯瑛,都是汉武帝的重要臣僚。

据《华阳国志》《后汉书》《保宁府志》等史记载:“谯隆,字白司,今老观谯庙村人,西汉贤臣,曾任上林令,忠下侍郎,汉武帝元封年间,举荐落下闳给汉武帝,遂有《太初历》。”正是谯隆把同乡好友落下闳推荐给汉武帝,落下闳才得以施展才华,创制天文历法《太初历》,从此确立了春节。

据悉,在谯隆没有举贤之前,落下闳就在乡间醉心于天象观察。或许如今新凤街上的石板路,留下了落下闳夜观星象的匆匆足迹,老观镇给了他生命,也给了他灵感。

在当地,说起谯隆,居民们都相当骄傲,一再强调:“他是落下闳的老师哦!”有史记载,谯隆是一代贤臣,任上林令时,汉武帝欲进一步扩大园区,纵情游乐,他大胆劝阻,并被汉武帝采纳。谯隆的儿子谯玄,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仅是汉室重臣,而且“保志全高”,成为一代人臣楷模。当年谯玄老死家乡,汉光武帝诏令阆中地方官为其立庙祭祀。而今谯玄庙不存,但谯玄的名字却融入为纪念他而得名的谯庙子村。据当地长者说,那对石狮子,就是曾经据守谯玄庙山门的“卫士”。谯玄之子谯瑛,西汉末学者,曾为东汉明帝讲授《周易》,任北宫卫士令、尚书郎等。由于上述政绩作为,“三谯”均被列入阆中“乡贤祠”中。

C

“灯戏窝子”亮花鞋

乡土艺术走向全国

老观镇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之一。在当地,每当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场院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的灯戏来。由于灯戏具有“喜”“乐”“神”的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中国灯戏在川北,川北灯戏在阆中,阆中的‘灯戏窝子’就在老观。”说起灯戏,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提起2018年央视春晚上惊艳全场的那段民俗舞蹈《亮花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正月里,梅花开,娘叫女儿心开 怀。一学剪,二学裁,三学绣花四做鞋。”在老观镇,每年二月初二,当地老百姓还会有类似赶集的民俗舞蹈活动,被称作“女人场”“娘娘会”,女人都会穿上花鞋到娘娘庙拜见菩萨,之后围坐在一起亮花鞋,看看谁家的鞋子做得漂亮,比一比谁做得最好、最精细,然后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期盼风调雨顺,来年安康幸福。年轻姑娘们还会亮出花鞋,吸引情郎们的目光。

而老观镇的灯戏,岂止《亮花鞋》?老观灯戏表演接近生活,唱词质朴健康,多采用民间歌舞、木偶、皮影和猴戏等表演手法,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阆中县志》记载:“阆中的老观、峰占与苍溪县龙山、金凤、白庙等地为灯戏窝子,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灯戏农村盛行,以诙谐的喜剧为主,又名喜乐神。”

老观镇党委书记冯敏介绍,2009年,老观灯戏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老观镇凭灯戏节目《送丝蚕》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表演灯戏的,已是第八代传承人,包括安霞、侯万柏等艺人。记者专程去老观镇的一个茧站,这里以前卖茧子,现在唱灯戏。据说平日里安霞、侯万柏会在这里切磋技艺,不过去的时候不巧,两人都出门表演去了。最后还是在三谯广场上,听了一段《金哥银妹》,真是久违的淳朴清亮,金哥银妹的爱情故事,在眉目传情、一唱一和间表达得淋漓尽致。

随着《亮花鞋》的声名鹊起,如何挖掘更多老观灯戏的文化内涵,是当下老观镇思索的问题。冯敏坦言,文化是老观的“魂”,也是老观未来发展的“引擎”,“进一步厘清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间的内在联系,做强做优老观灯戏和亮花鞋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发明春节 创新二十四节气“通天彻地”落下闳

人物简介落下闳(约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守护落下闳老师的那对石狮还在)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