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向客商和村民讲解猪肉腊制品加工技术。
□王波 刘晓钟特约通讯员 莫子君 文/图
11月16日,天刚蒙蒙亮,阆中市马家农场总经理马跃的身影便准时出现在农场里。看着圈里膘肥体壮的生猪,马跃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3年前,马跃还是刚刚大学毕业的“愣头青”。如今,他不仅成为四川省2018年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还成为朱镇乡的扶贫带头人。他通过吸纳贫困群众打工、代养等模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艰辛打拼办农场
2015年马家农场创办之初,马跃刚刚大学毕业,只有书本上面学到的知识,无任何养殖经验。
“生猪繁殖、仔猪管理、饲料搭配、疫病防治等等一大堆事,搞得我手忙脚乱。”倔强的马跃并没有退缩,“选择了这条路,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那段时间,马跃成了农场里最忙碌的人,白天跑畜牧部门咨询相关政策,聘请专职兽医师。晚上又拿起书本,自学生猪养殖技术。
“半年下来,瘦了12斤。”他说,到2016年底,又投入200余万元,在养猪场附近的150亩土地上栽下了李子树苗,并在李子树下养殖跑山鸡。
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用工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个时候,马跃将目光瞄准村里的父老乡亲。“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群众。”截至目前,农场共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
“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场才得以发展壮大。我理应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马跃的话质朴而真诚。
仔猪代养助脱贫
2016年,马家农场实施的几项举措,受到了朱镇乡贫困群众的高度赞扬。
乡里一些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有养殖能力的,可以免费代养农场的猪崽,出栏时由农场按照市场价格全部回收;没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农场免费提供猪崽并帮其饲养,出栏后按每头200元分给其利润。此举让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在此基础上,农场技术人员还经常对养猪户开展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并引导养殖户对其他农户进行传、帮、带。
80岁的王泽兴是朱镇乡太华村4组的贫困户。对农场给予他的帮助,王泽兴心里有一本明白账。“仅购买猪崽让利和高于市场价回购生猪,每头就可多赚300元。这可是真金白银啊。”
在2016年9月30日朱镇乡举行的社会扶贫及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包括王泽兴在内的贫困群众现场与农场签订了协议,达成了生猪养殖合作意向。2017年春节前夕,农场兑现了代养分红承诺。“不花一分钱,没干一点事,3头猪就分了600元。太感谢马跃了!”贫困户杜昌茂喜出望外。
3年多来,农场累计让利、分红给全乡贫困户30余万元,集中举办生猪养殖技术讲座5场,500余名贫困群众受益。在农场的带动下,朱镇乡46户贫困户依靠养殖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创新举措惠乡邻
为更好地帮助朱镇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今年,马跃又在农场帮扶模式上动起了心思。
经过探索,农场决定实行让利出售,保底收购。每头猪崽让利100元出售给贫困户,出栏时贫困户既可根据市场行情自行上市交易,也可委托农场以市场价代购。遇到市场行情低迷时,农场则以保底价全部回购,确保贫困户不受损失。
与此同时,该乡贫困群众也可在农场购买猪崽并委托农场代养,年底按照比例分配收益。贫困群众从农场购买的猪崽,农场负责购买保险,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后,农场再按保险公司赔偿的同等份额给予足够补偿,所有的市场风险均由农场承担,让贫困户养殖生猪只赚不赔,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获悉马跃荣获了四川省2018年脱贫攻坚“奉献奖”,乡亲们都纷纷称道说,这是他该得的荣誉。
新闻推荐
诗乐舞《大国芬芳》剧照。舞蹈《生在火塘边》剧照。诗乐舞《大国芬芳》剧照。舞剧《家》剧照。诗乐舞《大国芬芳》剧照。...
阆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阆中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