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薄荷(成都)
米香
我每天有一个小确幸———打开米盒,闭着眼,探进头,变成巨大的嗅觉细胞,贪婪地吸收米香的时刻。
其实,胃口一直不太好。似乎任何肉禽蛋海鲜蔬菜都不能唤醒我的食欲,偶尔拣一两筷子。唯有闻到米香,会感觉到迫切的饥饿,不断分泌出口水。
特别惦记八月农家打出来的新米,每到那个时节就拜托父母在老家帮忙买点。新米吸收天地精华, 产生浓郁的香味,让我恨不能做一只米虫子,快乐地扭动柔软的身体在雪白天堂里翻滚。
说起我的老家,必须自豪,它是历史悠久的贡米之乡———阆中老观镇。
县志记载:“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原为古奉国县城遗址。南朝梁武帝天监八年(公元509年)在此设置白马义阳郡。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撤县,改为奉谷乡,清代为重锦乡,建国后为老观镇。”
“老观镇山清水秀,生态条件良好,独特自然环境孕育的稻米以粒大、 饱满、色泽好、 口感佳而成为历代宫廷的贡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小时候身处贡米之乡的我真有福气,每顿饭都能吃两碗香香的老观大米。大米通过强有力的消化系统,变成弹性十足的肉嘎嘎挂在脸上,以至于我得了个“胖二梅”的称号。
一次放学归来,见家里没人就偷偷溜到楼梯转角的米缸处。 米缸约1.2米高,土陶制,肚圆,开口略收,上面盖着一个竹制的斗笠。
掀开斗笠,香味扑面而来,只有半缸米。我踮起脚,弯下腰,双手插进大米深处,抓起又洒下,洒下又抓起,而后又铺平米面,在上面划刚学的字。不经意中整个头已塞进缸里,接着双脚离地,栽了进去。
恰巧母亲进屋听到从米缸里发出的声音, 循声看到两只小脚在空中乱蹬,连忙把我抱出来。
鼻孔嘴巴里塞满了大米,眼泪上也沾着米。 母亲好气又好笑地怕打着我的屁股,“我让你烦,让你烦!调皮鬼。”
又到了扳着指头等新米的日子,昨天父亲打电话说:“你有空就自己回来买,四处看看也好啊。 老观镇现在发展旅游业,被誉为千年古镇。环境更美了,游客也多了。有空就回来瞧瞧。”
也好, 这个周末推开所有的事情,回乡买米去。
映山红
老观镇依山不傍水, 是个旱码头。小学三年级的春天, 全班去老君山春游。我高兴得不得了,想着山上的映山红肯定开了。
母亲为我准备了两个鸡蛋, 一盒饼干,一个水果,一壶水。馋嘴的猫儿,在上山的路上就吃完了干粮。山顶休息时,老师组织同学们一起野餐,我只剩下了半壶水。
看着人家香喷喷地吃东西,怪不好意思的,就偷偷溜出来,到附近的山头转转。
老君山的黄泥土有点干,主峰上除了几亩已经荒芜的茶园外, 就是几棵耐旱的松树,像站岗的哨兵。
敲打每一棵松树,算作问好。我随意地走到山坡边一块大岩石处, 麻溜地爬上去。站在岩石上,四处望望,寻找映山红。
野生的映山红似乎总躲着人,不会让你那么容易看见。我发现一块不大的石头后面似乎有它的倩影。
石头在山坡比较陡峭的位置,松软的黄土一踩上就滑落许多小土块。 心里有点怕,如果从这里滚下去,会掉到很深的地方。
我弯下腰,仿佛爬行动物,先伸出一只脚探路,踩踏实了,另一只脚才过来,手也揪着草皮慢慢过来,终于到了石头背后。定睛一看,果然有一片映山红热烈地开着。
那个高兴啊!赶紧摘下红红的花朵塞进嘴巴里,酸的腮帮子立刻僵硬了,好不容易才缓过劲。 适应之后摘更多的花朵狼吞虎咽,花蕊都来不及扯掉。
倚着石头, 大口大口嚼着艳红的花朵,春风拂面,乱了头发,干了汗珠,爽了心情。不久,听见小伙伴叫我,估计老师着急了。立刻摘下剩下的花枝,衔在嘴里,手脚并用地原路返回。
映山红在家乡的山沟里也常见。奶奶家在半山处,顺着山路往下走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
狭窄处,一块像水牛背的大石头赫然挡住水的去路,积成半米深的水塘,人们叫它“牛鼻子塘”。 村民们喜欢在这里洗衣服,或洗澡。小孩就在附近摸螃蟹。
四月初的某个下午,雨后天晴,我约上小伙伴去塘边玩。掀了半天石头,没有找到一个螃蟹,不免丧气。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有映山红在摇曳着,立刻又来了精神。
“我们去摘花。”喊了一声之后,我率先跑向那片山坡。灌木荆棘布满山坡,发出柔软的嫩叶,不知名的野草也成片地开着绒绒的黄花。
拨开枝条,努力开路,不管衣服被刮烂了多少,我就是要向那株长得高高的映山红前进。
累了,歇一下,抬头看花,发现映山红的枝干上竟然缠着一条黑蛇。那黑蛇正好望着我,吐着红红的信子。
汗水立刻流下来,背一凉,我转身就跑。迎面赶上的小伙伴问:“怎么了?干嘛跑?”
“有蛇!有蛇!快跑!”大家就飞快地往回跑,生怕蛇在后面跟上来,一直跑回家。
告诉奶奶蛇缠花的事。奶奶在阳光下补着破了洞的裤子, 悠悠地说:“那莫得啥,不要惹它就是。”
“蛇为什么守着映山红?”我非常不解。
“可能它也想吃嘛,和你一样贪吃。”奶奶笑着说。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贪吃的孩子早已长大,很少见到山里的映山红。城市里偶尔见到她的身影,它变得华丽了———花瓣好几层,颜色好几种,热烈地簇拥在广场的舞台边,差点认不出来了。
当我微笑着凝视这些花儿时, 有人告诉我,她的名字叫杜鹃。
桐子花开
如果说初春以桃花为王, 那么暮春则以桐花为后。桐花,就是油桐花。
四月底前后,春风一改往日的温柔,猛烈地刮人的脸。母亲说:“吹桐子花了。”
果然,山坡上、田埂边,一树一树绿叶新生的枝头,挤满了粉嘟嘟的桐花小姐妹。她们比较脆弱,轻轻触碰就会掉落。一夜风雨后,落红遍野,伤心无数。
油桐树在乡间很受欢迎,原因之一,易攀爬。主干粗壮,开支低,叶阔大。哧溜地爬上去,坐着乘凉很舒服。村里有的孩子逃学,大人知道了就骂:“不上学,去爬桐子树,看你以后有啥出息。”
姐姐和我放学后也爱爬咱家的那棵老油桐树。她是我们的圣地。她的第一个分支比较低,我们说,这是二楼,姐姐住;第二个分支有点高,我们说,这是三楼,妹妹住。就这样分好了,各住着自己的房间,很少串门。
有一次姐姐带着她的朋友坐在“二楼”聊天,我独自坐在“三楼”甚感无聊,恶作剧之心骤起,伸手猛烈摇动上面的树枝。肥大的桐叶好像妈妈养的年猪的耳朵,快活地前后扇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整个树也晃动不已。
姐姐们吓坏了,死死地抱紧树枝,叫我不要摇,停止动作。我不听。她们说要打我。我赶紧跳下树,边跑边笑,溜之大吉。
油桐树在乡间受欢迎的第二个原因———果实多。秋天油桐成熟,人们把黑黑的桐子打下来,捡回家,放在阶前一角,等它的壳变软。壳变软之后就剥出里面褐色的果籽,用来榨油。
剥桐籽往往是老人和孩子干的事。 我喜欢做这事,黑糊糊又软软的外壳很好剥,好像在玩泥巴。
桐籽榨成的桐油,是纯天然的油漆。乡里人自己做家具或农具, 往往在木头上刷几层这样的清漆,无色无味无毒。
油桐树在乡间受欢迎的第三个原因———好柴火。油桐叶子呈心形,有儿童的脸庞那么大,厚实。夏天当作小扇子,送人不少凉风。深秋叶脉干枯、卷曲,掉在地上密密匝匝的,深受捡柴火的孩子喜爱。
我们用削尖的竹棒把落叶一片片串起来,多了之后,就往竹筐里撸下,接着串。不用弯腰,省力又省时。片刻,竹筐就满了,背起来,唱着歌儿回家去。
恍惚间,三十年过去,不知乡间那漫山遍野的油桐树还在不在。新农村建设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许多, 孩子们无需捡桐子和桐叶了, 他们会在油桐树下做什么新的游戏呢?
明年桐子花开时,一定回去看看。
新闻推荐
11月5日晚,作为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品牌文化活动之一,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