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杰
2月15日,阆中民俗舞蹈《亮花鞋》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压轴戏惊艳全国;
2月25日,川北大木偶化身“熊猫队长”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再次聚焦世界目光;
2月27日,“春节文化源·南充中国年”2018外国驻蓉、渝、昆领团新春招待会成功举办,各国嘉宾纷纷为南充文化元素点赞……
《亮花鞋》首登央视春晚 阆中民俗惊艳全国
一双双绣花鞋轻盈舞动,头扎羊角辫的姑娘们微微探出头,轻移莲步,双脚时而紧紧合住呈一条直线,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2月15日晚,在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由阆中春节文化民俗艺术团、星海音乐学院、中国电信武汉艺术团、四川大学等单位的132名演员共同演出的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在春节这个团圆的节日里,在全国观众面前,几十名身穿绿色民俗服装的年轻女子,脚穿花鞋,俏丽活泼,清新婉转,脚上动作不断变换,时而紧紧扼住双脚,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营造出足浪翻滚的艺术效果,让人眼花缭乱,生动地展示出逢年过节姑娘们展示绣花鞋的古老习俗,展示出姑娘们会针线活的勤快形象。
据了解,《亮花鞋》属于原创民俗舞蹈,表达着姑娘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亮花鞋》起源于阆中老观古镇,至今当地依然保留着亮花鞋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姑娘们都要穿着新衣、花鞋赶场,比一比谁的鞋子做得漂亮,然后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年轻姑娘们还会以亮花鞋为媒,赢得心上人的欢心。
“勤劳朴实的南充人,通过长达三个多月时间的排练,经过四次舞蹈编排修改,最终带着美好的祝愿向全国乃至全球华人献上了一道带有浓浓南充特色的问候和祝福,正是这份真挚的诚意和高水平的舞蹈艺术,让全国观众深深为之折服,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亮花鞋\’这个川北民俗以及川东北还有一座悠久而又美丽的南充城。”市文广新局艺术科科长张波介绍说,除了《亮花鞋》在今年央视春晚上大放异彩,春节期间,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在阆中隆重举行,南充的春节文化活动由此拉开帷幕,给市民献上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中央电视台4频道《传奇中国年—春节》特别节目连线阆中,向全世界直播春节老人赐福、撞福钟、竹马牛灯、巴象鼓舞、钱棍舞、踩高跷等春节民俗文化,中央电视台13频道直播阆中古城民俗活动、春节老人落下闳祭拜仪式,全方位展现了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南充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川北大木偶为国争光 光影灵动聚焦世界目光
2月25日晚8时18分,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八分钟”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其中,由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的大木偶“熊猫队长”尤其引人注目,他们与智能机器人相互配合,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融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熊猫队长\’的创意来自中国的四川大木偶,是中国四川大熊猫故乡为我们献上的中国影像,参与道具制作的是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的唯一传承单位……”伴随着解说词和充满活力的音乐,2名“熊猫队长”蹦蹦跳跳登上舞台,在冰屏上穿梭,与智能机器人共舞,在“互联网隧道”中穿梭,共同用曼妙的身姿画出了中国结、巨龙、北京冬奥会会徽,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交相辉映,向全世界发出了来自中国的邀请,也向全世界展示出了川北大木偶的独特魅力。
“‘熊猫队长\’的整个制作过程,包括从场地布置、设备添置、结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选配、人员调度、包装运输等方方面面,前后共耗时3个多月。”作为此次平昌之行的领队和“熊猫队长”制作人员之一的川北大木偶优秀造型师许学术向记者揭秘,整个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团队先后制作了6只熊猫道具,用了2千多米碳纤维,100多米的铝合金管材,30多个光纤头,100多米光纤,6千多米的LED串灯及各种辅料。每只熊猫道具都由1000多米长的LED串灯人工编织而成,整个道具表面布置了上万颗LED灯珠,亮起来就像颗颗冰晶和片片雪花组成的熊猫,美轮美奂,而且看不见表演操作者,让观众误以为是遥控机器熊猫,与冬奥会的冰雪运动主题和张艺谋导演希望表达的科技感非常贴近。
“这让传统大木偶表演艺术与高科技移动冰屏得到了完美融合,得到了世界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许学术说。
“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北京卫视、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央视网、新浪网、中国科技网等多家媒体深度采访和报道了川北大木偶登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张波表示,这之后,“四川”“南充”“川北大木偶”成了热词,南充和川北大木偶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新春招待会显特色 外宾点赞南充文化
2月27日下午,由省政府新闻办、省政府外侨办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8外国驻蓉、渝、昆领团新春招待会在成都锦江宾馆举办。来自英国、法国、以色列、泰国等国家的领团官员、经贸机构负责人、在川专家和在川全球500强企业高管参加本次活动。“春节老人”、登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川北大木偶等独具南充文化的元素,赢得了国际友人们的热烈掌声。
在当天举行的新春招待会场,红色的绸带、高挂的灯笼、复古的中式屋檐以及新春邮局装扮一新,极具南充地域特色的川北剪纸、川北皮影戏、大木偶、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扯人眼球,使得外国嘉宾纷纷注目,而不久前在平昌冬奥会上惊艳世界的川北大木偶,也出现在会场上,民俗文艺表演环节中,川北大木偶化身“书法家”,手握毛笔写出“吉祥如意”四个汉字,又用英文写出“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引来外宾们一片惊叹,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精彩的表演。
“西汉时期南充阆中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创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并沿袭至今,落下闳就是‘春节老人\’,阆中就是‘春节老人\’的故乡……”招待会现场,一幅幅具有中国春节特色的主题宣传图片为外宾们详细展现了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由来。
“本次活动通过非遗文化展演、春节文化展示、现场互动交流等形式,增强了国际友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展示了‘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的崭新形象。各国外宾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南充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肯定。”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家喜表示,《亮花鞋》上春晚、川北大木偶登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表演以及2018外国驻蓉、渝、昆领团新春招待会使得南充市文化走向全省、全国和世界,实现了南充市2018年南充文化工作的开门红,这是南充市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南充市文化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创新发展、抢抓机遇是要务,以川北大木偶“大熊猫队长”登上冬奥会闭幕式为契机,创作生产一批新的木偶剧(节)目,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围绕“大熊猫队长”,加大对大木偶文创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制作生产,尽快形成川北大木偶的文化产业链,推进川北大木偶创新发展;以春节民俗频现央视为开端,树立品牌,持续打造落下闳故里(阆中)春节习俗,把南充“春节文化之源”的品牌做大做响,进一步提升南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关新闻
民乐戏曲进校园农村学生乐开怀
4月3日,阆中市启动2018年优秀民乐(戏曲)进校园活动。距离县城60多公里的阆中市千佛镇初级中学操场上,300多名学生 “零距离”接触民乐和戏曲,享受传统艺术的熏陶。
当天, 民乐艺术家向学生们介绍了扬琴、唢呐、竹笛、中胡、琵琶等民族乐器和民乐欣赏知识, 表演了民乐合奏、独奏、京剧选段等中国名曲和本土歌曲,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据悉,阆中市2018年优秀民乐(戏曲) 进校园活动将走进17个农村中小学校,以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艺术, 活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优秀的民族艺术在文化贫瘠的农村学校扎根。 (王玉贵 摄)
新闻推荐
(记者徐嗣千)3月28日,“中国晚熟柑桔(木本油料)之乡”推进会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前往阆中、营山、顺庆三县(市、区)“中国晚熟柑桔(木本油料)之乡”建设基地,参观现场、听取汇报,现场推进“两乡”建设工作。...
阆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阆中,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