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膳宁
4月1日,《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设立专项资金保护非遗、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畴、高校致力非遗传承人培养等诸多亮点引发关注。
此次发布的《办法》,为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提供了法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该市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
非遗内容丰富
阆中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据资料记载,数千年来,巴人、秦人、湖广移民先后迁居阆中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族群造就并遗存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阆中市文化馆获悉,目前,该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2项,主要由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节庆、传统典艺八个类别构成。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7项、市级33项。
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包括川北王皮影在内的中国皮影戏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川北王皮影也借机实现了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升级,蜚声海内外。
“这些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承载着当地百姓的精神信念、艺术品位和审美风尚,成为阆中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阆中市文化馆副馆长、非遗办主任邓小东说。
保护传承亟待突破
“经过调查摸底,阆中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源于农村地区。而随着农村人口的逐步递减以及农村新生代文化的兴起、审美观的改变,民间艺人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多数非遗项目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邓小东说。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要靠人传承。尤其像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需要传承人的“传帮带”,甚至手把手教。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因时代、社会等多种原因,一些宝贵的非遗项目面临退变甚至消亡。
大凡艺术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没有创新就削弱了民间艺术的发展。作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的老观灯戏亦是如此。由于残存剧目的陈旧化和刻板的演出模式,导致观众不断减少和审美疲劳现象普遍存在。
“演出人员的演出技艺不能满足当代群众的审美需求,是民间艺术缺乏生命力的主要因素。”常年参加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的南充市文化馆副馆长卢军感受颇深。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他认为,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出发,在保持传统特质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非遗保护有规可依
“经费较为匮乏,日常运转和办公都得不到保障,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这是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反映的共性问题。
此次《办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活动等方面。各级政府可以结合文化活动、民间习俗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展示、表演等活动。将满足当地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展示活动,纳入本级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性目录。这一系列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承人的后顾之忧。
随着非遗项目的增多,对传承人的培养尤为关键。从2016年起,阆中在阆师附小试水开展“非遗进学校”活动,开设了皮影兴趣班,从勾勒皮影线条着手,让皮影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没有政策法规的保障,导致该项工作面窄且无持续性。”邓小东告诉记者,此次发布的《办法》,在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这为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阆中也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非遗与现代教育融合的新模式。
“非遗保护不是部门行为,应当全社会共同参与。该《办法》明确了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让基层工作人员有法可依,将为南充市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带来生生不息的活力。”邓小东说。
新闻推荐
●王波每晚8时,由阆中市联合省歌舞剧院打造的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都会准时在阆中南津关古镇同游客见面。守门的“张飞”、轻快的民歌《晾衣裳》……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演出,背后都有...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