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无私奉献 真情相守阆中纪蓉家庭获评“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来源:南充日报 2017-12-22 07:1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杜杰

12月21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在今年举行的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中,全省共评选出100户文明家庭,南充市有两户家庭入选。其中,家住阆中市阆水东路的纪蓉家庭便是其中之一。

纪蓉是阆中市滕王阁小学一名普通教师,她和婆婆、老公、女儿组成的四口之家,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一家人用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纪蓉一家人也成为街坊邻居羡慕的、名副其实的“省文明家庭”。

恪尽职守 病躯不离三尺台

“这一生我只愿朴实做人、踏实做事,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做一头默默无闻的‘孺子牛\’。”纪蓉说,她爱教师这个行业,也爱可爱的孩子们。今年38岁的纪蓉,19年前师范专业毕业后,便回到老家阆中市峰占乡中心学校任教。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纪蓉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深深感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她一面刻苦钻研,一面虚心请教,把幼小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和他们一起成长。

2002年,婚后的纪蓉怀孕了,在怀孕期间因贫血、低血糖她多次晕倒在讲台。在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纪蓉一次次被送进医院。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纪蓉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反对,总是匆匆赶回学校坚持上课。很多时候,她都是坐在教室后面,一边输液,一边批改学生作业。

那年秋天,纪蓉剖腹产生下了女儿,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需要隔天输液、三餐吃药,她经常带病坚持上课。

“每当看到孩子们捧着优秀的成绩单笑靥如花、听到红领巾广播站传出清脆悦耳的童音,我就觉得特别幸福。”纪蓉说。

纪蓉的付出,换来了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她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作为丈夫,白鹏对妻子既心疼又关爱。为了长期照顾常年生病的妻子、支持妻子的事业,白鹏毅然放弃了在成都的高薪稳定工作,回家当起了“家庭主男”。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主动做家务、照顾老人、辅导孩子功课。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身体力行 弘扬家风美德

“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这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在纪蓉看来,一个家庭,亲人之间“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本分。

纪蓉说,这些年来,丈夫一直关爱她,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2006年至今,纪蓉数十次前往成都住院治疗,丈夫都一直陪着她、照顾她。2011年9月,教育部门为方便纪蓉就医,将她从偏远的峰占中心小学调到城里任教,减少了夫妻俩的就医奔波之苦。

病魔再次袭来,纪蓉又一次次倒在了讲台上。高额的医疗费用让纪蓉一家捉襟见肘。有一次,一家单位为纪蓉募捐,筹得善款7000多元,纪蓉却谢绝了单位领导的好意。最后,该单位用这笔钱成立了“纪蓉爱心基金”,专门救助贫困家庭失学儿童。

2015年,纪蓉的公公患病去世。纪蓉不放心婆婆一人在农村生活,主动把婆婆接到家里,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带婆婆散步锻炼,陪婆婆谈心。在纪蓉和丈夫的悉心照顾下,婆婆的血压基本恢复正常,身体和精神状态也很好。

15岁的女儿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从小便养成了“懂礼貌、讲卫生、爱环境”的好习惯,生活中、学习上处处讲文明,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纪蓉说。

新闻推荐

山村挂面匠 挂出幸福生活

①切面捆扎②装车送货③加工面皮④晾挂湿面编者的话手工挂面、石磨碾米、古法榨油……乘着乡村旅游的春风,南充市一批逐渐消失的民间技艺又焕发出蓬勃生机,其产品也受到游人跟消费者的青睐。这...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私奉献 真情相守阆中纪蓉家庭获评“第一届四川省文明家庭”)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