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2015年9月,四川南充市在全省率先审议通过了供销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6年,实现经营服务总额达132.6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2016年荣获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第一名;到2017年8月底,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市、区)党委、政府全部出台供销社综合改革文件的地级市;最近又被四川省供销社推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南充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取得了一项项优异成绩。
在四川省供销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西南商报记者专访了南充市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范飞,他向记者介绍了南充市供销社在改革驱动、依法治社、示范带动、业态拓展、体系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该社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好下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本报记者 冯丹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川东北经济、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素有“水果之乡”“丝绸之都”的美誉。南充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供销社工作,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纳入农村综合改革同部署、同安排、同推动、同落实,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南充实际且有利于供销社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明确了改革目标任务、时间表以及改革路径。同时,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保障供销社改革试点需要。
党委政府的支持给南充市供销社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后劲,按照四川省供销社和南充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南充市供销社积极问诊改革共识不足、改革政策落实缓慢、基层社恢复重建缓慢等问题,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及时成立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领导小组,逗硬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加强领导;集聚改革资源,强化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城乡经济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级供销社职工的改革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改革活力得以全面激发。
落实责任 创新机制
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市委市政府将乡镇基层供销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四大建设指标纳入全市民生工程统一考核、统一督办、统一落实,这为我们供销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范飞向记者介绍到,南充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供销社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两位副市长为副组长,1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在南充市全面铺开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同时,根据《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试点方案》(川农改组办〔2016〕9号)精神,结合实际,南充市还将省上提出的9项扩大试点类、9项探索试点类任务逐项上下对接,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全方位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探索。
组织保障到位了,机制创新也得紧紧跟上,近年来,南充市加快市、县两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的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成立供销合作社机关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管理办法,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南充市供销集团公司,作为社有资产运营主体,代表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依法治社、依法治企在南充市供销社成为常态。“建立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要求,也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的要求。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组织,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实现依法治社。”范飞坚定地说道。
锐意进取 示范带动
供销工作迎来新局面
从土地托管服务、电商网络服务、合作金融服务三个方面拓展供销社业务,南充市供销社找到了破解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为谁种地”难题的金钥匙。“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搭建农资农产品现代经营服务平台、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平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支持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社有农资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以及依托财政投入和上级社入股新建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还要为各地开展土地托管业务提供场地、机械、技术、销售支撑。”范飞介绍说,南充市供销社近年来快速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快构建“互联网+供销社”发展模式,加速电子商务与基层网点的建设互融,网上供销营运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南充市供销社也将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大力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目前,南充市供销社完成电商龙头企业培育4户,成立市级电商协会1个、县级电商协会3个,改造电商服务站(点)273个。
供销社的业务拓展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网点建设的需求。“我们通过布局一批网点,把供销社办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范飞说,南充市供销社与工商部门联合及时印发文件,解决新建乡镇基层社登记注册难题,实现投资主体、组织形式、名称核定、经营范围和出资退出“五大突破”,推动乡镇新建供销社130个。采取政策支持、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方式,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基层社146个。并以基层社为依托发展县级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乡镇“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和“农村村级综合服务社”,完善供销服务体系。
在范飞看来,和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新建起来的基层社和网店一样,供销社龙头企业的发展也是复兴供销的必有之义。近年来,南充市供销社按照“支持不减、社企分离、收入不降”的原则和要求,培育壮大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发挥了龙头企业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南充市供销社系统初具规模的社有龙头企业已达55家,阆中市盛达经贸连锁有限公司、高坪区隆达贸易公司更是跻身国家级供销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范飞介绍说,南充市供销社参股企业鸿运来连锁超市已发展连锁店21个,员工300多人,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成为南充市最大的本土连锁超市;市属企业合力农资公司在仪陇县7个贫困村托管土地10000余亩;阆中市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开展土地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年均农作物防治面积达15万亩,服务农户达14万户……社有企业实力明显增强,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得到彰显。
截止目前,南充全市9县(市、区)新建乡镇基层社146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 1218个,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51个、各类专业技术协会27个,庄稼医院 1232 所,日用消费品经营店及农家购物小超市4595个、农副产品营销店及农贸市场2612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4198个。
新闻推荐
1.南充市高坪区南江乡天云寺村党支部原书记卿国平等人私存扶贫资金的问题。2016年11月至12月期间,村主任王期民根据卿国平安排,分三次将卿国平向南江乡财政所借用的扶贫资金和下拨到村委会账户的产...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