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80后”老师创办读书会 带领学生阅享人生

来源:南充日报 2017-09-22 04: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琴

宁可三日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书。这一句话用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长生身上再也合适不过。从阆中的山村走进知识的殿堂,从懵懂学童到教书育人,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李长生对阅读的热爱。中外名著、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李长生不仅自己阅读内容广泛,还在学校创办读书会,发动同学们一起阅读。

童年借书读 开启人生文学之路

9月21日,记者在李长生的家中看到,书房里整齐地摆满了各类书籍。坐在书桌旁,李长生讲述了他的读书故事。

1981年5月,李长生出生在阆中市一户农家。“我的童年生活中有两样东西决定着我的未来。一是通俗小说,另一个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李长生告诉记者,他父亲十分喜欢读书,受父亲影响,他也爱上了阅读。

李长生说,上世纪80年代,他生活的那一带山区还没通上电,因此村民们的主要文化生活就是阅读各类小说。“这些小说的构成非常驳杂。”李长生说,既有以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为代表的古典小说,以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兴唐传》《七侠五义》等为代表的演义小说,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也有以《茶花女》等为代表的西方小说等。

李长生回忆道,这些小说不为某一家庭所专有,而是散布在各家各户中,大家在农闲时相互传阅。“这些书借阅周期很短,我不得不在父母不读的间隙见缝插针地读,所以无形之中提升了我的阅读速度。”李长生告诉记者,童年的经历拉近了他和文学的距离,塑造了他最初的文学观念,也是他走上文学之路的最基本的动力。

李长生热爱阅读的习惯同样影响到他5岁的儿子,“我家小孩也十分喜欢看书,包括绘本、儿童百科全书、动物介绍等。”李长生说,这让他感到十分骄傲。

创办读书会 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

李长生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大学中文系老师,阅读对自己来说首先是兴趣,也是工作需要。“如果仅仅为了科研工作读书,就很无聊,这样读书本身变成了‘器\’,而君子不器。”李长生告诉记者,对他而言,买书读书交流读书心得是为了问“道”,阅读本身就是读书人生命活动存在的一部分。

除了自己热爱阅读,李长生还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书,在学校,他创建了读书会。李长生告诉记者,读书会是他2012年从华东师大毕业回西华师范大学工作后建立的。“建立读书会是为了发掘更多的读书种子,提升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也为了我们的学术事业提供人才。”李长生告诉记者,读书会选择的阅读书目基本上都是中西方的经典著作,还有一系列的经典诠释类著作,比如阿兰·布鲁姆的《人应当如何生活》就是对之前他们读的柏拉图的《理想国》的解诂之作。

李长生说,读书会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导读加讨论,导读可以由老师带领,也可以找水平比较好的研究生带领,然后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可以随时插话进来。“我们一句一句地读,力图穷尽言辞背后的微言大义。”李长生说,通过读书会,学生进入经典阅读就相对容易一些,不会有望而却步的感受。

李长生介绍,读书会选择在每周星期六上午进行,读书、讨论、交流最近一周的阅读书目,很快一个上午就过去了。“读书会面向全校师生,现在每周固定的有十多个学生,也有流动,欢迎同学们都来参加读书会,共同交流。”李长生说。

新闻推荐

感恩有你:《南充日报》

□陈建顺也许,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我的成长道路,却是与《南充日报》结缘。在感动中学习写稿崭露头角记得上世纪70年代,我从学校毕业回到农村,在忙完农活后,利用业余时间写的第一篇农村...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0后”老师创办读书会 带领学生阅享人生)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