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古人避暑有妙计

来源:济南日报 2017-08-11 10:52   https://www.yybnet.net/

瓷枕、象牙席……避暑神器一个也少不了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天气炎热,晚上睡不好,白天自然没有精气神,古人就从卧室寝具的枕头上想办法,用玉、瓷、石膏、竹、药等五花八门的材料做成枕头,透心凉心飞扬,让人酣然入梦。

枕头质地可看出主人的阶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所谓枕,“卧所荐首也”,枕头是睡觉时垫在头下的物件。枕头的质地优劣,直接可以看出主人所处的阶层,上流社会的贵族们用玉石做枕头以示高贵,普通老百姓只能用石膏枕祛暑,用瓷枕纳凉,再不济只能用竹枕。玉石枕头的降温效果最好,清末慈禧太后的玉枕极为奢华,入殓时脑袋下枕着一块雕成西瓜状的翡翠枕头。这件慈禧生前的爱物,死后也要带进棺材,后来被军阀孙殿英盗出。

唐代的虢国夫人,也是一个玉石死忠粉,她的“夜明枕”更为稀奇。五代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的“夜明枕”,其实是一种玉石枕头:“虢国夫人有夜明枕,设于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灯烛。”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姐,她如果将夜明枕放在寝殿中,晚上不用点灯,就将屋里照得亮堂堂的,十分省油。

此外,“石膏枕”也是古人的消暑佳物,除了降温纳凉,还有解暑安神的保健功能。唐代诗人薛逢写《石膏枕》赞颂这种神器:“表里通明不假雕,冷于春雪白于瑶。朝来送在凉床上,只怕风吹日炙销。”

瓷枕受贵族百姓热捧到了隋唐时期,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瓷枕,表面覆以青釉,冰凉通透,清凉解暑,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很热捧。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记载了消夏的日常“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此“玉枕”并非慈禧太后的玉石枕头,而是青白釉枕,因其清白如玉,故喻“玉枕”。

瓷枕在盛夏炎热的夜晚,带给人一丝从头至脚的幽凉。“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忘机堪画寝,一枕最幽宜。”不同年代的瓷枕,器型也不一样,唐代造型中规中矩,方正平坦;到了宋代,瓷枕的长度增长,高度增高,枕面平坦变凹曲,圆滑舒适,贴近颈部,设计十分人性化;元代束腰形瓷枕比较常见,明清时期,瓷枕渐渐衰落了。

孩儿枕是瓷枕的“变形记”,工匠将枕头做成一个胖乎乎、笑眯眯的小孩的模样,非常讨人喜欢。

最有技术含量的瓷枕,叫“冷暖枕”。这种瓷枕做了个中空的夹层,连着注水口,夏天注入清凉的井水,冬天灌入热水,再垫上枕巾,简直冬暖夏凉。受这种“冷暖枕”的启发,古人把枕头做成了“藏宝箱”,小小的透气孔、注水口成了机密资料的藏身所。

以竹制枕得名竹夫人竹夫人是一种圆柱形中空的竹制品,通常有竹制和藤制的两种,以竹制为主。制作方式是用光滑精细的竹皮编织成圆形中空、周围有洞的竹笼,笼长约五尺,直径五六寸。另有一种制作工艺是用整段竹节,只在筒皮上打些孔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空气流通,竹篾生凉而通风散热。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竹笼里放些薄荷、栀子、茉莉等香草鲜花,让酷夏的睡梦中夹杂沁人心脾的芬芳,由此,又得名“百花娘子”。

据了解,“竹夫人”这一文雅的名字起于北宋,又可被叫为竹奴、竹婆、青奴、竹姬等。众所周知,很多文人都喜欢将物件拟人化,写下一些调情的话,这或许是“竹夫人”得名的原因。苏东坡曾作过好几首与“竹夫人”相关的诗,他在《次韵柳子玉二首》中写道:“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在《送竹几与谢秀才》写道:“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而陆游在《初夏幽居》中说,“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凉席使用历史悠久就像现代人一样,还未立夏,家家户户都翻出竹席清洗晾晒,以备突如其来的桑拿天。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介绍,古人使用凉席的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有钱的古人,尤其偏爱两种凉席。

一种是“四川造”的桃笙,选料十分讲究,要用四川阆中山的桃笙竹篾编织而成,最大的特点是人睡在上面凉爽不出汗。魏晋时期,桃笙天下闻名,西晋左思《吴都赋》记载“桃笙象簟,韬于筒中。”还有一种叫“黄琉璃”,竹篾加工时比桃笙磨得更细,这样编织出来的竹席黄亮似琉璃。黄琉璃是送礼佳品,唐代任衢州刺史的郑群曾经“暑中送席”,韩愈收到礼物十分高兴,挥毫写下《郑群赠簟》纪念道:“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如果只是用竹篾做凉席,不足以彰显上流社会的贵族气质,于是,廉价的竹子被玉石、象牙等珍惜的材料所替代。

象牙制席造价昂贵古代还有一种用象牙编织的凉席,叫做“牙簟”,是明清时期广州的传统工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岳推测,早在汉代就有了编织象牙席的做法,《魏书·韩务传》:“韩务除郅州刺史,献七宝床象牙席。”刘歆也在《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妹妹赵合德所居昭阳殿卧室,就有“玉几、玉床、白象牙簟、绿熊席”。

如果你想看象牙席的实物,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那里展出过一件雍正年间、长度超过2米的编织象牙席。据造办处活计档记载,宫中象牙席共有5张,至今只剩3张。

那么,做一张席子到底要用多少象牙呢?

有学者研究,象牙的加工制作非常费料。仅仅是制作象牙筷子,因要将象牙先锯成板片状,再锯成长条、找规矩、磨平,象牙料的利用率只有40%-60%。而如将象牙劈成篾状做席子,利用率不足10%。以故宫展出的这件象牙席为例,长2.16米、宽1.39米的象牙席,如果用2毫米宽的扁平象牙篾条横竖交错编织,长宽至少需要1775根象牙篾条,再按利用率折算,原材料大概要准备两万根细如米粒直径大小的象牙条。

这件象牙席的席背,用枣红色绫缎包裹,边沿包有黑色缎边,显得雍容华贵。席面通体编织成人字形纹路,由薄如竹篦、宽仅2毫米的扁平象牙条编织而成。席子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收卷自如。其牙丝细薄无比,至今仍洁白柔润,凉爽宜人。

坚硬的象牙,如何制作成柔软的席子?睡在上面不硌人吗?明代祝京兆在《野记》中记载了这种工艺:“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逐条抽出之,柔韧如线,以织为席。”当时,广州的工匠利用象牙细致的纹理与韧性,先用药水将象牙浸泡煮软,劈成均匀的薄片,再磨制出洁白的光泽,然后编织成各种纹饰。这样编织出的席子,还能像竹席那样卷起来收纳。

不过,象牙席的缺点是用料名贵,工序繁多,造价昂贵,劳民伤财。崇尚勤俭的清雍正皇帝,传旨不许再造象牙席,刹住了这股奢靡之风。

(综合)

竹夫人定窑白瓷孩儿枕

编织象牙席

新闻推荐

“十佳最美环卫工人”受表彰

(张晓东)8月4日,在阆中市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李述芳、杜清秀、何万富等10名环卫工人被表彰为“十佳最美环卫工人”。长期以来,阆中市环卫战线的1000多名环卫工人充分发扬...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人避暑有妙计)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