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石龙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创新扶贫新思路,有效利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和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等资金,大力培育富民产业,探索出了一条“造血式”扶贫之路。
从2014年开始,石龙镇慈云村试着发展獭兔养殖帮助贫困户脱贫。村党支部书记张仕斗介绍,当时免费把种兔、兔笼送到贫困户,而且贫困户也与獭兔协会签订了收购和技术指导协议,但因部分贫困户存在技术、劳力和“等、靠、要”观念问题,大多数人把兔子养得奄奄一息,甚至还出现卖掉种兔换现钱的现象,致使扶贫资金打了水漂,没有见到效益。
针对这种情况,村镇干部反复调研,在征求大多数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村党支部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社,把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金融扶贫小额贷款以及部分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发展资金以股金方式入股专合社,让贫困户成为专合社社员。变身股东后,贫困户在靠股权获得稳定分红的同时,还到专合社打工挣钱。去年,贫困户张仕俊夫妇在专合社打工,三个多月就挣了1万多元。
在产业园的公示栏内,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入股资金明细公布的清清楚楚,股权量化到了每个贫困户户头,贫困户到园区务工开支也公示得明明白白。石龙镇镇长唐军介绍,为有效预防风险,确保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使用安全,除建立这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加强了镇村两级对专合社的监管,力求专合社规范、健康、长效运行,使之切实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助推器。
截至目前,石龙镇已成立了种养业专业合作社6个,建有脱贫奔康肉兔产业园1个,脱贫奔康蔬菜产业园7个,总面积500多亩,共吸纳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100多万元,金融扶贫小额贷款537万元。贫困户到产业园务工增收30余万元。初步实现了扶贫资金的“一次投入、农民持续受益”的目标。
新闻推荐
(张晓东)8月4日,在阆中市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上,李述芳、杜清秀、何万富等10名环卫工人被表彰为“十佳最美环卫工人”。长期以来,阆中市环卫战线的1000多名环卫工人充分发扬...
阆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阆中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