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深度开发 立体营销阆中川明参产业市场突围有妙招

来源:四川科技报 2017-06-30 01:16   https://www.yybnet.net/

初夏时节,南充阆中市五马镇游柿垭村川明参产业基地,上百名工人正在采挖川明参。亩产值近万元,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让参农尝到了甜头。

建基地

农民当起产业工人

游柿垭村村委会主任陈正国告诉笔者,阆中市种植川明参已有300多年历史。6年前,两家龙头企业在该村流转土地大规模种植川明参。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阆中市以游柿垭村为核心建立了占地980亩的川明参产业基地。

虽然种植川明参“钱”景可观,但在几年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并不高。“缺劳力、缺技术、缺销售渠道。”陈正国解释说,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农家缺乏劳动力,错过了采挖时间,川明参就烂在了地里。

几年前,阆中市政府制定了收购保护价,举办促销会,但销售价格仍不理想,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该市决定培育本地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实现集约化经营,让农民不再为种植和销售发愁。

据阆中市农牧业局经作科负责人梁小斌介绍,目前,该市已种植川明参4.2万亩。并计划在国道347线五马至三庙段沿线建起4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在江南至天宫段沿线建起1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巩固提升五马东兴中药材示范园。“两线一园”成为川明参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将实现由零散种植向集中连片种植转变,由点状向带状和园区集聚发展的格局。

游柿垭村村民何正会今年68岁,每年她都会到基地打上一段时间工,“到了采挖季,每天工资有150元。平时打工每月有近2000元收入!”何正会说。

新技术

提高川明参附加值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指导市场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为此,该市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设川明参无硫加工生产线,开展川明参鲜品收购、无硫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与工业的强势互动。同时,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川明参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金子乡麻石垭村贫困群众雷明重今年虽然只种植了0.7亩川明参,却收入了6000元左右。采挖的川明参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自己加工,在地边就被村里的经纪人收购走了。据介绍,今年,川明参行情看涨,干品每公斤达到28元,鲜品每公斤6元左右,每亩产值近万元。

树品牌建平台

打开市场销路

“我们刚刚去北京参加了‘四川贫困地区绿色产品走进北京\’推介活动。商家和市民对我们公司的川明参切片、干品、粉丝、面条等20多个产品特别感兴趣。”该市龙头企业木兰郡公司销售负责人安平说。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北京一家公司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另一家公司也向木兰郡抛出了“橄榄枝”,计划在生物提取技术上开展深度合作。

为全面提升阆中川明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该市突出抓好本地市场、成都集散市场以及广东等沿海消费市场的营销宣传;采取合作、联合、委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全国主要药材市场、干货市场、养生市场建立直销窗口;积极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推进阆中川明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目前,该市已培育木兰郡、道地、山宝、西山4家川明参龙头企业,组建专合组织30多个,产品销往重庆、广东等地。今年,该市川明参总产量有望达到4.2万吨,总产值可突破4亿元,参农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邓斌张晓东 本报通讯员 莫子君)

新闻推荐

2017年四川区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工作会在蓉召开

本报讯6月29日,2017年四川区域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工作会在蓉召开,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竞跃出席会议并讲话。黄竞跃指出,站点调查工作是中国科协布置的任务,也是省科协的规定动作。站点调查...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蜀汉三国吹剑录2017-06-29 12:59
猜你喜欢:
评论:(深度开发 立体营销阆中川明参产业市场突围有妙招)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