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阆中人类活动历史提早到距今4500至5000年
本报讯 4月26日下午,阆中市举行灵山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及其成果发布会,称灵山遗址历史可上溯至距今4500年至5000年,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灵山遗址位于阆中市文成镇梁山村,是当地村民在灵山山腰台地修建蓄水池发现的。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充市文管所、阆中市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展开了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灵山遗址发现各类遗迹38个,出土小件108件及大量陶、瓷片。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孙智彬介绍,灵山遗址的时代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唐宋、明清及近现代几个阶段。其中以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丰富,包括灰坑、柱洞、灶、燎祭等遗迹,瓮、缸、罐、盆、盘、钵、小罐、小钵、器盖及纺轮等陶器,以及斧、锛、矛等石器,发现的陶器上有绳纹、方格纹、菱形纹等纹饰。此外,唐宋时期遗存有房址、釉陶、砖瓦残片和“开元通宝”铜钱等。明清时期遗存有房址、墙、灶等遗迹,砖瓦残片、建筑构件残片、青花瓷片和石构件、残石雕以及残铁片等。
考古专家和教授们一致认为:灵山遗址为研究四川盆地以及盆地周边如甘青、峡江地区等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的东、西交流与南北融合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将阆中有据可考的人类活动历史从距今约3000年提早到距今4500年至5000年。 (邓斌特约通讯员 张晓东)
新闻推荐
四川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蓬勃开展□本报记者左杉4月20日,阆中古城优学园里人潮涌动,书声琅琅。南充市2017年“书香天府·万卷南充”暨“千年古城·万家书香”全民阅读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在启动...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