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德利 阆中记者站 张晓东
“贫不贫困,群众大家来评,怎样扶贫,群众自己来定!”8月7日上午,在阆中市柏垭镇虎溪村,村民陈光武告诉记者,“这次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工作,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知晓而且积极参与,即使这次没有评上,我们一家都心服口服没得怨言,比我家困难的群众还多啊。”
精准识别 把评定贫困户对象交给群众
近段时间,阆中市***识别复核和“五个一批”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阆中市5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按照部署,紧紧依靠60万群众,全面发动群众做好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复核工作,核准对象,摸清家底。
“穷不穷大家晓得。”虎溪村一村民小组长李英喜说,只有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评出来的贫困户大家才服气。“像我们这个小组评选就是以每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评选当天晚上,50多名户主代表来到现场,采取自己报名、大家提议、举手表决等方式评选贫困户,由于大家都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最后由村民集体提名了两户,一户是村民杨正义,主要贫困原因是其老婆患高血压并发症医治无效死亡后,家中还要供养80多岁的老母亲和女儿上大学,他今年外出务工时又摔伤失去了劳动力;另外一户是村民陈明新,他以前在外打工,但是去年突然患上了白血病,妻子为了照顾他只能在场镇上打短工,每月医疗费上万元。对于这两家因病致贫的境况,大家都没有异议,于是签字同意表决通过。
“我们的贫困户都是群众自己选出来的,不是党员干部随便指定的,而且我们老百姓居住得这么近,哪家富裕,哪家穷,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评选出来的结果可以随时接受检验!”村民陈光金说。
“我们在***工作督查调研中发现,个别地方操作不够规范,程序不到位,甚至暗箱操作、优亲厚友,或者弄虚作假,分户合户。”阆中市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认为,民主评定贫困户,从源头上防范由少数人说了算。
阆中市扶贫移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阆中全市2014年底建档立卡数据库中贫困户2.362万户,贫困人口6.18万人,贫困户标准为2014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通过全面精准复核,现有贫困人口6.18万人,贫困户2.139万户。
阳光操作 把政策知晓权交给群众
***、精准脱贫,拔“穷根”、挪“穷窝”、摘“穷帽”,关键要把政策知晓权交给群众。
阆中市始终将***、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到位,讲深讲透***、精准脱贫的重大意义,同时对外出务工人员,也通过短信和电话等形式广而告之,户户皆知。通过广泛宣传扶贫开发的政策、举措及实现脱贫路径,打消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了以前有名额就有钱有物的想法,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国家的政策倾斜,实现脱贫。
阆中市把贫困户的评选标准公布出来,既要将有车(小汽车、工程车等)有房(乡镇、城区购房或自建房较好等)、家庭成员有固定收入、家用大电器较多,以及村级干部及其直系亲属等户首先排除在外,又要将重病户、重灾户、重残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列入必评户。贫困户的提名权由全体在家农户提名,被提名的农户包括举家外出但确实贫困的群众,以及确实困难但是与相邻群众相处不融洽的家庭。采取户主自己申报、村民代表推荐、村上集体提名等多种方式,自下而上确定贫困人选。
尊重民意 把表决权交给群众
尊重民意,把表决权交给群众,这是阆中市推行民主评定贫困户的一大亮点。
在评定过程中,有的以组为单位,有的以村为单位,但投票的人员中村组干部比例不得高于20%,群众代表不得低于80%,并且严格按照得票多少确定;若一轮没有评定出的,可以反复多轮评定。 (紧转2版)
新闻推荐
(冉琼)“阆中有个华光楼,半截矗到天里头。”千百年来,阆中古城流传着无数民谚俗语。近日,记者从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获悉,由该办公室组织编辑的《阆中俗语》一书以内部出版的形式发行。据了解,《阆中...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