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玉贵)“小伙子,你看这个是不是手榴弹?这是老头子留下来的,我专门来上缴。”6月4日上午10时许,阆中市桥楼乡场镇上,正在临街商铺里检查安全的两名民警接待了一名大妈。当打开废旧报纸包裹的物体时,两颗手榴弹让民警大吃一惊。
6月4日一早,阆中市公安局思依派出所副所长邓寿清与民警殷杰等人,开着警车前往辖区内的桥楼乡场镇上检查安全。从一家商铺到另一家商铺,民警仔细地查看电力线路、灭火器配备和烟花爆竹陈列情况。10时许,一名大妈气喘吁吁地赶来:“警察同志,我可找到你们了。”老人的话让民警紧张起来,他们立刻停下安全检查工作接待了老人。“我是专门来上交这个东西的。”大妈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塑料袋递给民警,“你看这是不是手榴弹,是老头子留下来的。”
民警殷杰将塑料袋轻轻地放在地上,小心地打开废旧报纸包裹着的物体。果然,里面是两颗手榴弹。手榴弹的上部,“铁头”用深色的油漆染过,没有锈蚀,手柄上清晰地印着“67式·74–79–9912”的字样;手榴弹的尾部,铁皮完整地密封住引信。“这是两颗67式手榴弹。一拉引信,3秒钟之内就会爆炸,弹片可以飞到50米开外。”殷杰告诉记者。
大妈家里怎么会有两颗保存如此完好的手榴弹呢?大妈说:“我是桥楼乡老牛山村人,这两颗手榴弹是我老头子去年去世后,我整理遗物时发现的。”
今年2月以来,思依派出所在辖区内开展了缉枪治爆的新一轮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村社广播,滚动宣传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爆炸物品的有关管理规定。大妈听到广播后,便找到民警,出现了文稿开头的一幕。
目前,这两颗手榴弹已由公安部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爆破处理。
新闻推荐
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阆中市文物部门举办了“文化遗产千秋传承保护弘扬万代受益”的主题宣传活动。当天上午,许多市民来到阆中市博物馆参观,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用品虎纹铜钺...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