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西山乡 种植川明参开辟致富路

来源:南充日报 2015-05-13 19:24   https://www.yybnet.net/

●王斌

西山乡地处阆中市东北区域,一段时期以水稻、小麦等传统产业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全乡经济发展居于该市中下水平。要想让当地群众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发展支柱产业。为此,西山乡领导班子成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发展愿望及要求,通过科学论证和外出考察寻求发展捷径,最终确定了以产业立乡为总要求,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规模种植川明参。

5月11日一大早,西山乡岳林垭村的村民宋立奎就在地里忙活起来。宋立奎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植了4亩多蔬菜和近3亩川明参。今年4月,他种植的川明参获利5000余元。

川明参种植,虽然在阆中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大多呈零星分散,加工明显滞后。如何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将川明参迅速发展成为立乡支柱产业呢?西山乡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西山乡副乡长伏云勇告诉记者,该乡党委、政府成立川明参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发展规划,逐村分解落实发展目标,采取主要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包户的直线式工作模式,将川明参生产、市场、加工、营销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落实到乡干部头上。

经过实地考察、多次洽谈,该乡成功引进企业家李劲松回乡投资川明参产业发展,成立了四川阆天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阆中市西山川明参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配套项目和资金,先后邀请省工商联、市政协、农牧业局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和论证。两年来,累计投入川明参项目资金700余万元,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

前些年,川明参收购价格连续低迷,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为稳步发展产业、消除药农、合作社和企业的焦虑,西山乡党委、政府在川明参采挖前就成立了以农业中心主导、合作社主体的川明参采挖工作组,由合作社按统一价格收购,确保药农保本微利。

西山乡川明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林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与农民合作有两种模式,一是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二次分红,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市场销售。二是贫困户用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到合作社。

为了使川明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西山乡党委、政府狠抓营销推广,挖掘市场潜力,并与专业合作社通力协作,以鲜食、茶饮、药用为主要用途,通过网络将产品营销到大江南北。2014年,“西山川明参”被中南海采购。

“我们不断赋予川明参文化内涵,在旅游等方面做文章,实现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致富。”西山乡党委书记张可说,该乡以“养心览阆中美景、养身品西山川明参”为理念,助推合作社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作,争取在年内举办川明参论坛,将产品与阆中旅游业对接,在阆中游客接待中心拟建西山川明参展览馆、川明参主题文化餐厅,利用官方平台、公共媒体、自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加大川明参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此外,该乡加快了西山坪村、岳林垭村的川明参综合园区建设,购置加工新机器5台,提升产品加工能力,推进川明参新厂房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培育100亩以上种植大户4户。

通过2年时间的发展,西山乡发展川明参合作社入社农户420户,种植川明参达到3070亩,产量达到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之前的不足7000元增加到9000元,村道公路的网络化基本形成,通村水泥路也由最初的1条变为9条。全乡干部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发展川明参产业带来的实惠。

新闻推荐

规模养牛 助农增收

本报讯(记者杜杰)昨日早晨,记者在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4组的专业养牛大棚里看到,养牛大户杨军正提着桶,挨着往食槽里倾倒草料,牛儿们摇耳甩尾吃得欢。去年2月,杨军和妻子一起走上了专业养牛道路。“...

阆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阆中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山乡 种植川明参开辟致富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