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杰)昨日早晨,记者在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4组的专业养牛大棚里看到,养牛大户杨军正提着桶,挨着往食槽里倾倒草料,牛儿们摇耳甩尾吃得欢。
去年2月,杨军和妻子一起走上了专业养牛道路。“当时小牛进价3000元一头,我们一共买了30头。”杨军说。去年8月,杨军加入阆中市养牛协会,在协会的技能培训会上,杨军渐渐学到更多的科学养殖技术,加上天宫乡政府的政策扶持,这个48岁的汉子一口气贷款45万元,拿出30万元建起一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养牛专业大棚,并紧挨大棚建立一个沼气池,利用科学技术转化成天然气,满足附近80多户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杨军用剩下的15万元又购买了30头小牛。
“我养的牛吃的都是纯天然的草料。”杨军提着还带有露水的草料告诉记者,天宫乡村有近70亩的土地种着黑麦草,他每天清晨5时许就起床割草料。杨军一边喂着牛,一边盘算,按出栏肉牛市价为每公斤26元算,60头牛随随便便都能卖到七八十万元。
“杨军正在和本地食品公司协商直供。”罗勇告诉记者,随着天宫院村养牛大户的兴起,对带动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天宫院村独特的丘陵地形也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方便和优势,当地政府正立足市场,积极寻求农户养殖和企业合作的新型养殖发展模式。
新闻推荐
(王斌)“村民们请注意,丰山岭地质灾害点发生紧急情况,请村民们听到广播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5月29日上午,阆中市河溪镇黑山岩村“村村通”喇叭响起来,该市国土、住建、水务等部门及河溪镇...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