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新闻 南部新闻 营山新闻 蓬安新闻 仪陇新闻 西充新闻 阆中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阆中新闻 > 正文

丝毯织造千丝万缕出精品

来源:四川日报 2014-12-16 11:33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南充市“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榜上有名。

在阆中,市民习惯把丝毯织造称为手工打结丝毯,阆中蚕丝生产历史悠久,丝毯织造技艺是代代相传的传统手工技艺。发达的蚕桑业促进了阆中丝毯织造的发展。自明朝起,阆中就出现了丝毯织造作坊。清中期,丝毯织造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职业。

“丝毯编织分掛经、过纬、打底栽绒、砸耙子和手工平毯等工序。”阆中市丝毯织造技艺传承人刘晓筠介绍,丝毯织造工序繁复、耗时极长。“毯背每米丝线道数可达1300余根,每平方米打结点达100万个。所有经纬线打结缠绕全由手工完成,精细度极高,一个成熟的技工每年仅能编织3至4平方米丝毯。”

现年87岁的汤映芳老人从13岁起便跟随母亲学习丝毯织造。她说,民国时期,阆中有“薛家山水”、“张家花卉”、“大佛寺李家佛像”等著名家族丝毯作坊,经久累积,形成了不同风格并代代相传。

位于阆中古城的机房街见证了当地丝毯织造悠久的历史。“街道前列丝绸店,后传机杼声”,机房街由此得名。因邻近航运码头,历来为茧丝绸棉加工作坊聚集之处。据介绍,当时阆中丝毯销售分水、陆两路。“水运”通过嘉陵江顺流至重庆,再经长江运至上海。陆路则经剑阁、梓橦运至成都销售。

1911年,英籍葡萄牙传教士盖士利到阆中传教,张家丝毯作坊主赠盖士利6尺丝毯“富贵牡丹”一幅,后被盖士利带回英国收藏。1924年,阆中泰丰丝厂生产的“莲花牌”生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特别金奖。因用料讲究、技艺独特、生产周期长,阆中丝毯的产量较低,当时的购买者仅限于达官贵人。阆中丝毯织造技艺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工厂,多以师傅传帮带方式传承。如今,阆中市能独立编织一幅完整丝毯的成熟技工不足百人。

王斌 本报记者 张立东 整理

新闻推荐

阆中:四个细化 守住上餐桌前最后一道防线

蔬菜、水果、猪肉和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上市之前,是阆中市农牧业局质管中心最忙碌的时候,采样、检测……检测中心主任赖文说,为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这些程序一样不能少。”近年来,阆中市通过建立健全农产...

阆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阆中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丝毯织造千丝万缕出精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