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立东
9月3日清晨,彭玲玲早早打开自己位于南充市文化路上的服装店店门,整理昨晚刚到的一批秋季服装。“这店已经开了两年,有了自己的回头客,多的时候每月能收入一万多元。”仅仅在两年前,彭玲玲还是一名农民工,在广州的一家服装店里当营业员。2010年,她辞职回到南充,成为南充10万名返乡农民工中的一员,与人合伙开了这家服装店。经过自己的打拼,现在,她已经实现了有车有房的梦想。
技能培训 就近就业不再难
“今年上半年,全市外出务工171.5万人,实现收入133.6亿元,我市的劳务输出方式,已从过去量的输出发展到质的飞跃。”南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侯健介绍,今年以来,针对劳务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本地用工需求增大等特点,南充市各地以素质就业、开发就业、转移就业、返乡创业等为重点,促进农民向工人、村民向居民、老乡向老板转变,返乡农民工已成为该市各项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沿海劳务需求偏弱,但本地需求却在增加,同样的就业条件下,更多的人选择了在家门口务工。”侯健介绍,南充是全国有名的劳务输出大市,过去外出从事“体力活”的农民工居多,随着近几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农民工的素质不断提升,成为“川妹子”、“川缝纫”、“川建工”、“川机械”、“川电子”等四川农民工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充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对技术型农民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南充本地市场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来自嘉陵区的返乡农民工陈蓉惠,之前在沿海城市的餐馆里打工,看到家门口的嘉陵工业园区在大量招工,今年选择了在本地就业。“餐馆打工没有啥子技术,现在进工厂了,就业部门首先组织我们进行技能培训。”今年2月,她参加了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免费技能培训,在学习了电车缝纫技术之后,很快在嘉陵工业园区的一家服装企业找到了工作,“现在我也是产业工人了,自己有了一技之长,就业不再难,还能照顾家里。”
政策扶持 自主创业很顺利
“现在城市建设这么快,在南充卖电器不比广东挣得少。”今年在嘉陵区光彩大市场创业的阆中市清泉乡观山村返乡农民工王忠说,自己在广东从事建材电器销售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一直想找机会回到南充创业。今年初,他回到南充考察了光彩大市场的门店,决定回乡创业。5月,在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王忠投资30多万元成立的电器公司开张了,现在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政府对我们返乡农民工非常支持,回乡创业没有后顾之忧,做起生意很顺利。”
据了解,为鼓励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南充市在信息咨询、工商、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其中包括: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此外,针对农民工返乡后的社保转续、随返子女入学等问题,南充建立了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社保转续工作,保证返乡农民工随返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就近入学,严禁乱收费。目前,该市的农业产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农村综合示范区等产业聚集地,已吸引了10多万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
新闻推荐
全年共洽谈项目57个,外出招商28次,其中主要领导带队招商17次。全年新引进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招引上市公司4家,知名企业、行业龙头3家,协议总投资1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这是阆中市201...
阆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阆中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