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新闻 外语电影新闻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外语电影新闻 > 正文

野生动物“进城”之后

来源:绵阳日报 2018-12-22 07:48   https://www.yybnet.net/

城市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如果说对城市适应性还有什么未解之谜的话,最能引起我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动物能否适应人类的城市生活?

据研究数据显示,1950年,全球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0%;预计到2030年,地球上近10%的陆地将会被城市覆盖;而百年后,城镇人口预计将达全球人口的70%。很显然,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荒野正在减少,城市和城镇正在扩张。

今时今日,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人类和动物或将再度“聚首”,生活在同一天空下。然而,城市对于动物而言,究竟在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我们常常能在表情包中看到浣熊的身影,迪士尼大片《银河护卫队》中的火箭浣熊亦收割了无数粉丝。然而,这种看似萌贱的动物,“名声”其实并没有那么好。在北美,人们经常发现它们把垃圾箱翻个底朝天、成群结队偷家里的东西、追打家养的狗和猫、钻到天花板夹层里面到处挖洞……“破坏力”和“可爱程度”成正比。

有研究显示,随着一代又一代与人类为邻,野生动物会自然而然地调整自己的习性,以适应城市生活。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这种适应性转变非常惊人。中山大学动物学副教授刘阳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的动物逐渐展现出和农村的动物不一样的表型特征。有些特征仅是可塑性变化,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我们称之为“表型可塑性”;而另一些特征可能会在城市的动物种群中,一代代地逐渐稳定下来,形成可遗传的稳定性状。

和人类移民者一样,动物若想在城市里生存和繁衍,就必须具备适应性。以鸟类而言,有些类群或者物种尤其适合城市生活,比如我们最为常见的乌鸫、麻雀、椋鸟等。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虽然动物们的“生存秘籍”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帮助“清除”了可能会和“成功者”产生竞争的物种,又或者缺乏天敌的捕食作用等,是外因;面对人为干扰更加大胆、取食的食物多种多样,又或者能利用不同的资源以减少种类竞争等,是内因。

地面生活的很多城市鸟类,如乌鸫、树麻雀、八哥,都能够“容忍”人类的近距离接触。甚至当我们靠近小于2米时,乌鸫都不会惊飞,这是在大自然和农村中比较少见的。这个距离被称为“最近惊飞距离”。城市鸟类的“最近惊飞距离”缩短,正是一种动物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人类干扰的适应。

近年来,城市化对鸟类群落的影响已在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绝大多数结果发现,城市化对鸟类的丰度、多度和群落组成有不小的影响。对此刘阳表示,城市化的确使得“专化物种”被“泛化物种”所代替,所以鸟类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城市生态群落中鸟类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毫无疑问,城市化对于动物而言,最直观的负面影响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也就是说,我们能在城市里遇见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少了。随着人为干扰引起的生境变化,导致原本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动物,逐渐从城市生态系统中消失。然而,城市并不一定就是野生动物的“终结者”。

在城市中生存,动物也有赢家和输家之分,除了“被消失”的物种之外,另外一些对食物和生存环境要求不那么挑剔的动物,就成了适应城市生活的赢家。常见的城市物种有麻雀、乌鸫、红耳鹎、暗绿绣眼鸟等,这些都是所吃食物种类很多的“泛化物种”。它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繁盛,则受益于城市化过程。

(据大洋网)

新闻推荐

“叶问”系列的“张天志”终于被扶正

由袁和平执导,黄百鸣、甄子丹监制,张晋、戴夫·巴蒂斯塔、杨紫琼、托尼·贾等一众功夫明星主演的功夫电影《叶问外传:张天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野生动物“进城”之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