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火热开启,时长3小时的鸿篇巨制《长津湖》毫无悬念拔得头筹。截至10月1日17时30分,已上映两天的电影《长津湖》票房已突破5亿元,而首日超过50%的“压倒性”排片也证实了市场和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
《长津湖》讲述了发生在71年前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义无反顾赴朝作战,他们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设计与过人的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海陆空全方位美军展开殊死对决,最终挫败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份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提振了民族自信,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在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位大导演的极致发挥下,这场战争的恢弘壮烈,以及战争之下个体命运的成长,都令观众为之动容。
三大导演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在日前举行的《长津湖》作品研讨会上,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长津湖》出品和总制片人于冬介绍,博纳最早是在2019年7月份接到了国家电影局关于拍摄抗美援朝题材的任务,在全体主创筹备了9个月准备开拍的时候,疫情使得电影拍摄被迫中断。“当时有将近两千人滞留在丹东,包括大量的外籍演员,他们不但不能离开,还面临签证过期的问题”。之后,经国家电影局和北京市电影局研究决定,影片拍摄延期。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剧组上下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花在打磨剧本上,“目前影片的完成度如此之高,跟那段时间的筹备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选择三位导演共同完成一个故事?于冬解释,主要还是时间问题:“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三大导演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共同讲好一个故事,在中国电影史上也创造了一个先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长津湖》这样的鸿篇巨制要在冬天拍完。这样的任务,一个导演在一年内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方法,让三位导演分三组同时进行。说是三组,实际上三位导演背后还有A组B组C组,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6个组在跟着导演同时推进,就这样拍完了一部大片。”
80多家特效公司参与影片后期制作
说到三位导演的分工,于冬透露:“陈凯歌导演负责拍摄志愿军入朝鲜的部分,那几场戏的时代特征、时代气息,人物性格的确立,陈导都把握得非常完美;徐克导演主要注重影片故事的完整性和生动的细节展示部分;林超贤导演更注重惊险刺激的战斗场面,以及在动作设计当中完成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塑造;再加上黄建新导演作为总监制来协调三个大组之间的人员、道具以及军事装备的调配。这个过程中,摄制组里的人加起来超过了7000人。如果把三个组并行叠加的时间拉平来算的话,前前后后至少需要400多天。”于冬介绍,“来自全世界80多家特效公司参与《长津湖》的后期制作,这也在影片制作规模上创下了纪录。”
展现中国电影工业的雄厚实力
在《长津湖》作品研讨会上,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詹庆生表示:《长津湖》充分展现了当前中国电影工业的雄厚实力和中国电影创作、制作的最高水准。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发现片尾工作人员的字幕,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长的片尾字幕,因为参与该影片的工作人员超过了1.2万人。
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向东称:“我曾在2019年去过朝鲜的长津湖,看到志愿军的墓地孤单地矗立在那里,有一种孤苦伶仃的悲凉感。因为有着这样的经历,在看电影时看到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说‘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时,一瞬间就被击中。《长津湖》真的触发了观众的内心,也点燃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火花,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民族品格在新时代是更有必要去宣扬和提倡的。”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曹斐:时代舞台“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1。摄影:StefenChow。最紧要好玩:曹斐作品再议(节选Ⅱ)文/侯瀚如曹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