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复联》与书展
◎沙爽(作家,现居天津)
《复仇者联盟4》上映之前,有同事向我推荐这部片子:“《复联》你知道的吧?”我:“知道啊。可是——”这位男同事会有什么事要找妇联呢?“我和他们没什么联系呢。”“我说的是《复联》啊!”“我说的就是妇联啊。”静场五秒钟。“我说的是电影《复联》啊。” “噢,那我就不知道了。”“这个电影特别有名,几个超人组成了一个联盟,其中有一个叫钢铁侠……”
这位同事也太低估我的科幻值了,漫威出品的每一部电影,我都不曾放过。我不知道的只是,《复仇者联盟》已经可以简化成《复联》了。
作为一个凡事都讨厌争抢的人,等到《复联4》上映已逾一周,估计已经不用抢票的时候,可以约来一起去看的朋友都已经看过了。于是我自己在住处附近随便找了家影院,看完电影,顺便到楼下的大润发超市逛了一圈,出来时,天已经黑透。春天的夜晚有些柔软,又有些怅然,一个人踩着共享单车往回走,拐过一道街角,忽然想到,电影里的钢铁侠已经死去,而没有钢铁侠的复仇者联盟,也必是没有续集的了。这样一想,心里一酸,忍不住落下泪来。
但是朋友觉得过意不去——因为她早早陪着儿子去看了《复联4》——她说哪天有空,要请我看一场电影。约定的那天,正值七夕,餐馆里人山人海,影院又只有儿童厅还有余票。两位中年老母亲本来都对《哪吒之魔童降世》没多大兴趣,但是限于场次和地点,又没有其他影片可选,只好将就了。后来听说,这部电影的票房突破了四十亿——学者们说了,这就是经济下行时代的“口红效应”。
口红和电影均属于低价消费品,那么书籍也属于此类,而且书籍的性价比要高出口红和电影许多——书是可以反复阅读的。由此预测,近年的书籍市场,一定会比往年兴旺得多。
我这样对朋友们发表我的高见的时候,他们都笑而不语。
自从到天津工作,每年一月份的北京书展都不免要跑去看看。今年去的时候,是书展第三天,正值高潮时分,展厅里人山人海。有的出版社请了大咖来做对谈,这时候就见出了人气高下——有作品有名气的,听众席爆满,连过道都塞住了。眼前火热的场景让我想到,这个国家并不缺乏火眼金睛的读者和文学受众,作为一名文学编辑兼半吊子作者,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会觉得自己似乎有所辜负。
民营出版公司集中在一个展厅,磨铁,果麦,后浪……与矜持的国营出版社不同,这些民营公司准备了充足货源,现场售书,来选书的人挤得满满登登。他们的宣传册也做得活力十足,我拿了一份,又给未能前来的美编同事带了一份,供她参考之用。这些民营出版公司的拥趸之中,不知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国营出版社员工。年轻和锐气是多么好啊,相比之下,很多老牌出版社像自矜身份的耆宿,说好听点叫老成持重,说难听点就是暮气沉沉——从他们的展台前走上一遭,这种感觉尤其强烈。
在书山书海间流连忘返,以致回天津的时候,我险些没能赶上返程列车。来不及取票,沿快速通道一路狂奔,刚冲进车门,未及找到座位,车就开动了。
吸取这一次的教训,八月下旬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我下定决心。要给自己预留充足的返程时间。然而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实在太大了,转上一圈,着实考验脚程。参观中途,偶遇一位西北籍作家正在签售,现场火爆。踅进去翻翻展柜上的书,发现这位作家简直著作等身,而我此前竟然对其一无所知。
近年来惊觉自己读书的速度尚不及买书速度的十分之一,遂决意要控制买书频率,然而一场场书展逛下来,到底还是控制不住地买买买。和几位朋友说起此事,原来大家都是彼此彼此。于是互相安慰:在这个通胀时代,早早为自己将来的阅读备下存粮,也算积攒了万贯家财。
新闻推荐
DIRECTUBE导筒坂本龙一(ryuichisakamoto)1952年出生于东京。幼年学习钢琴、作曲,后取得东京艺术大学硕士学位。至今发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