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杀手》海报。
10月14日,《双子杀手》上海首映礼上,主演威尔·史密斯与全数字化的角色Junior。 据中新网
时隔三年,著名导演李安的新作《双子杀手》10月18日于中国上映。电影《双子杀手》讲述了特工亨利(威尔·史密斯饰)正准备退休,却发现自己被一个年轻杀手追杀,而这个人竟是比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体的故事。
继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65岁的李安除了痴迷于刻画人性外,又迷上了技术。《双子杀手》用120帧+3D技术拍摄,此外,电影中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是李安用特效创造的数字化真人。
为什么坚持这样的创作?又为何选择讲这样一个故事?近日,李安现身北京,回答了这些疑问。
引领电影新革命
120帧技术带给影像美感
从影数十年,李安拿过三次奥斯卡奖,是国际上当之无愧的一线导演。但他仍然像刚入门的时候一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
高帧技术让李安体验到了一种属于数码电影的新鲜美感,也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电影更多的可能性。
“我觉得电影最大的魅力是‘看’,电影说穿了就是声光效果,不是戏剧,也不是讲哲学。”李安说自己很喜欢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我以前看不懂,我现在也不见得看得懂”。
高帧+3D摄制方式拍动作电影,这是别的导演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虽然被不少影评人认为又一次引领了电影史的新革命,但李安却表示自己心情一直很忐忑,“经常在想,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这样拍,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那为什么顶着巨大压力还要去尝试?李安的答案很简单,“我看到了这种技术带给影像的美感,即使知道走下去会很辛苦,还是忍不住去做。而且我也有义务,为年轻电影人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逼真的数字化真人
“他”的花费比男主角还高
李安坦言,由于《双子杀手》成本十分昂贵,因此自己没有尝试新的叙述方式,选择了“老套”的方式——动作片。
之所以选择威尔·史密斯,李安不假思索地说:“一个人能红30多年,能拍动作片而且还会好好演戏的,大概就两三个吧,不出一个巴掌可以数出来。”
《双子杀手》也的确贵在了威尔·史密斯身上,但并不是他的片酬,而是用数字化的方式制作了一个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
电影中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Junior,是李安用特效创造的数字化真人——先通过“CG动态捕捉技术”对威尔·史密斯表演百分百的视觉捕捉,然后用特效再造一个数字人类。
这个人物有多逼真呢?有提前观影的观众用“难以置信”来形容,“完全看不出他是用了特效,太真实了,连脸上的血管和毛孔都能看清”。
返老还童的题材很多,实践起来的方法也不少,常见的有特效妆、不同年龄段演员出演,但像李安这样花两年时间去研究数字化特效的人,基本没有。
李安在导演特辑里也提到,自己和特效团队看了大量威尔年轻时的作品,充分了解他面部的每一个细节和特点。大到骨架、细到每一根汗毛都一遍遍来回打磨,甚至一个镜头没日没夜地做了一年多,“因为这部电影,我对威尔·史密斯的脸可能比他妈妈还要熟悉。”
为什么要去挑战这样的难度?在李安看来,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可以看到时间究竟在人身上做了什么手脚。这是让他觉得最宝贵的经验。
对中国观众有期待
试图在西片里糅入东方文化
资深电影人张昭回忆,8月初和李安一起吃饭时,李安曾表示,自己对《双子杀手》在中国市场的反馈抱有很大的期待。
虽然常年在好莱坞工作,但李安一直认为自己是用中国文化的底子来拍西片。虽然《双子杀手》是一部好莱坞商业动作片,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李安试图在里面糅入东方文化。对此,李安毫不掩饰地说,“中国文化是我的基本文化,这是很难把它藏住的,所以面对中国观众的时候我会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有一种期待感。”
中国的迅速崛起,也让李安充满了希望。比如美国观众对看电影这件事,已经有种疲惫感,但中国观众却依旧乐在其中;上一部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因为有与之搭配的技术,可以让观众感受120帧的本色,但在美国却没有这个机会。
许多人也都期待,李安导演什么时候能再拍华语片。李安透露,自己也有这个计划,目前已经在写剧本了。
而说起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李安也满怀期望,“中国的历史里不缺少戏剧、不缺少美感、故事更是非常丰富,我们应该要发挥一套能够影响世界的电影语汇,给世界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据中新网
新闻推荐
一最近是作家们的“收获季”,诺贝尔奖刷过之后,朋友圈有人纷纷刷出了号称中国最高文学奖的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惭愧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