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电影 今日外语电影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今日华语电影 > 正文

1975年登顶珠峰事迹搬上银幕,新京报专访当年登山队员桑珠,还原历史细节 “攀登者”回忆70分钟无氧测珠峰

来源:新京报 2019-09-26 00:35   https://www.yybnet.net/

图中间者为桑珠。

电影《攀登者》将于9月30日上映,影片主要以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事迹为背景。新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1975年珠峰登山队的成员桑珠,听他讲述当年的真实经历。

《攀登者》剧组去年上半年联系到了已经退休在家的桑珠,就当年的攀登过程和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访问。桑珠透露,影片创作团队向他和另一位当年突击组的汉族登山队员夏伯渝咨询了很多当年的攀登细节,不同民族的队员经历也在片中的不同角色身上有所体现,但并没有完全还原人物和故事,比如第二次登山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大规模雪崩,当年的登山服是湖蓝色衣服红色裤子,也不是片中的一身红色。

■访谈

红旗背了一路,登顶时全队相拥流泪

加入登山队:

教练非常满意

1952年,桑珠出生在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日喀则,17岁入伍。

1974年,22岁的桑珠接到部队任务,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队正在桑珠的部队所在地那曲比如县招募队员,让他赶快去报到,桑珠报到时这个预备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上千人。桑珠回忆:“预备队的选拔非常严格,要求必须达到1.75米,不能近视,不能是左撇子,体能一定要好。”1974年3月下旬100多名队员被带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进行高山适应性训练,直到到达海拔7028米的营地,观察每个人的状态。同年8月桑珠又跟随队伍从拉萨来到北京怀柔集训,直到第二年3月。桑珠说:“我那时候年轻,身体特别好,到了海拔7000米也没什么反应,还特别能吃,教练非常满意”。

经过多轮体能测试和严格选拔,桑珠顺利成为登山队的一名成员,这支队伍加上科研和后勤服务人员合计434人,其中包括38名女队员。

准备:

最初只是“候补人员”

在1960年第一次登珠峰前,国家曾拨款70万美元作为珠峰专项资金,还专门从瑞士购买了6吨登山器材,但将物资人力运送到海拔7000米以上的营地非常困难,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物资非常匮乏。桑珠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己穿的鸭绒服和登山靴都是老队员们留下来的,已经非常旧了,在攀登的过程中使用的也是非常简易的设备,甚至有时候只有简易安全带、绳索、塑胶鞋。

桑珠说:“当时攀登之前上海的羽绒厂特别为我们赶制了登山服,是湖蓝色的衣服和大红色的裤子,在当时是非常稀有非常时髦的,大家一拿到都特别高兴。”

初入登山队,桑珠并不是突击顶峰的主力队员,而是修路队的一员,负责修路、拉绳子、架金属梯、运输物资,需要一直修到海拔8100米。但由于突击队冻伤严重,才从修路队补充了队员,桑珠也在这其中。

登顶:

测量珠峰标准身高

1975年5月26日晚,129名登山队员被分成6个小分队,开始了珠峰登顶活动。由于第二次攀登珠峰不仅要完成登顶任务,还有测绘工作,因此所有设备、觇标、五星红旗都是队员在架起金属梯之后,一步一步背上去的。

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中国登山队的九名队员再次成功登顶珠峰,并且在无氧环境下工作了足足70分钟,成功测量了珠峰的精准高度,完成壮举。“当时我们测量了珠峰8848.13米的标准身高,还把觇标竖立在上面,这样也成为了登顶的‘铁证’。”

提到当年的登顶时刻,桑珠还是激动不已:“当时我把红旗从背包里拿出来,那个红旗我背了一路。我们九个最后登顶的队员有汉族的有藏族的,还有女同志,不住地拥抱流泪,特别特别激动。”完全忘记了无氧的环境和身体的透支状态,那种状态也让年轻的他坚定了一生都要从事登山工作。

队长吴京

登山队队长方五洲,片中他于1960年、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虽然名字与1960年珠峰登山队突击队长王福洲相似,但方五洲并非按照王福洲为原型人物创作。

“拍摄过程中我们也还原了当年攀登者们的装备,尽管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但他们仍然克服困难最终完成攀登珠峰的任务。这也印证了老一辈登山英雄们的那种勇气。”

气象专家章子怡

徐缨作为气象专家,她最希望的不只是登上山和测试天气变化,还有他们可以平安下山。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部电影作品中,作为演员更多的是让我们学到了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整个拍摄过程也是非常享受、难忘的一段经历。”

副总指挥张译

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在电影中是1960年登顶成员之一,由于赤脚登绝壁严重冻伤,后来截去脚趾,1975年登顶行动担任前线副总指挥。

“作为影片中一名攀登者,不仅要面对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狂风、雪崩等极端的自然环境与天险,更要面对心理与生理双重的严峻挑战,以超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一切险阻和困难,这也是我与片中角色共同完成的一次对自我的全新挑战,向攀登英雄们致敬。”

队员胡歌

胡歌饰演的杨光带着父亲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冲顶梦寐以求的珠峰雪山。

“每个攀登者也都是一个修行者,登山真的就是和死神的一场较量。”

摄影师井柏然

李国梁作为1975年登山队队内摄影师,肩负着重大使命:用摄影机记录下中国登山队队员们攀登上珠峰的伟大时刻。

“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但却不善于表达的小英雄,在他心中使命大于一切。”

采写/新京报记者李妍

新闻推荐

与4000学子合唱表白祖国

文/半岛记者黄靖斐图/半岛记者吴璟“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9月21日,《我和我的祖国》之《前夜》导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1975年登顶珠峰事迹搬上银幕,新京报专访当年登山队员桑珠,还原历史细节 “攀登者”回忆70分钟无氧测珠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