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文学火了之后
●刘慈欣、郝景芳获雨果奖、《流浪地球》的热映等现象说明,在中国,一个新的科幻热正在形成。作者队伍不断扩大,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内容日渐多元是科幻文学“火”了的体现。
●中国科幻正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原创的过程。科幻作家正在有意识地追求中国式语言、人物、情感。
●这种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建基于科学技术逻辑规律的文学形态,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接受,这或许是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因。在获奖效应的带动下,更多作家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不少人关注科幻文学是从刘慈欣开始的,《三体》在国内外的成功被视为中国科幻崛起的标志之一,刘慈欣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第一人”。鲜为人知的是,科幻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历史。1902年,梁启超在自己主办的《新小说》杂志上开设“哲理科学小说”专栏,科幻小说是晚清小说重要门类之一。百余年文学史上,科幻作品代不乏人。
随着刘慈欣、郝景芳等作家斩获雨果奖引来大众广泛关注,中国科幻的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内读者对科幻文学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科幻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后,带动了科幻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潮。以今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为例,这部改编自刘慈欣小说的科幻电影在中国内地斩获46.55亿元票房,不少人感叹,科幻文学的春天来了。
创作热潮又来袭
在科幻作家吴岩记忆中,2010年《三体》三部曲全部发表以后,科幻开始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刘慈欣、郝景芳获雨果奖、《流浪地球》的热映等现象说明,在中国,一个新的科幻热正在形成。”吴岩说。
这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幻文学热。晚清时期,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鲁迅等人的科幻文学翻译都寄寓了社会进步的理想。“导中国人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鲁迅的这句话明白地表露了他的心迹:以一种文化先锋的态度将科幻与启蒙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随着“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提出,科幻小说迎来了又一次创作热潮。及至改革开放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引领下,科幻文学再次受到关注。
“每一次中国科幻文学取得大发展的时候,都是国家和社会处于重要转型期的时候,今天也一样。”科幻文学与历史的这种特殊互动关系在吴岩眼中,缘于其与科技的紧密联系。“当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科技创新热潮引领社会时,科幻文学就会迎来高潮。”
作者队伍不断扩大,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内容日渐多元是科幻文学“火”了的体现。
科幻作家韩松认为:“现在写科幻的估计有几千人。比较有影响的有二三十人。新涌现的作家比较多,比如冯原、滕野、郝赫、刘洋等。”
一些现实主义作家也开始涉足科幻领域,王十月就是其中之一。他在2018年,集中发表了一批科幻小说,还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在作家刘宇昆看来,科幻作品与纯文学并没有分界,科技不过是放大人性的工具。
尽管写科幻的人越来越多,但与其他文学门类相比还是太少了。在吴岩看来,“活跃的作家在两位数左右,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培训,科幻文学作家队伍还有待扩大。”
在科幻文学界一直存在着“硬科幻”与“软科幻”的说法。通常认为,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追求科学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软科幻的情节题材则更多地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其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弱化。
以往,科幻文学的内容主要是与科技本身紧密联系的“硬科幻”,如今,科幻文学题材更加多元化,一批“软科幻”作家正在崛起并被读者接受。
各类科幻文学作品数量在2018年迅速增长,科幻作家陈楸帆介绍说:“随着科幻发表渠道和市场的扩大,去年原创科幻文学长篇接近100种。”
除此之外,科幻文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2012年第3期《人民文学》近30年来第一次刊发科幻文学作品,刊登了《微纪元》等4篇刘慈欣的短篇小说。今年7月最新一期《人民文学》还首次刊载了长篇科幻小说——王晋康的《宇宙晶卵》。
寻求科幻精神的中国表达
科幻文学在西方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科幻小说以译介外国作品的方式于晚清进入中国后,中国作家在题材、领域、人物、场景、技术、主题、思想等方面,对外国科幻文学作品都有所借鉴。“毕竟科幻是舶来品,而其他文学样式在中国都有自己的根。”韩松说。
不过中国文学历来不缺乏丰富的想象,在今天,这个“舶来品”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国科幻作家在吸收借鉴外国科幻经典的同时,也在追求科幻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科幻作家的创作很多是从阅读凡尔纳、威尔斯、阿西莫夫、海因莱茵、克拉克等人的科幻作品开始的,但现在很多作者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风格。思考什么样的科幻作品能够具有中国情感、中国价值观、中国文化”。陈楸帆说,“中国科幻正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原创的过程。”
无论是《山海经》《淮南子》中的神话传说,还是《离骚》《穆天子传》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的丰富遗产成为科幻作家取之不尽的源泉。
韩松介绍说:“很多中国科幻中都有神话传说的因素。比如《偃师造人》《长平血》都是借助传说或历史的科幻文学作品。宝树编了一本《科幻中的中国历史》,收录的作品都是基于中国文明史而演绎的科幻作品。飞氘写了一本《中国科幻大片》,把古代神话用科幻重新做了改编。”
在古代神话传说之外,一些哲学著作也激发了科幻作家的创作灵感。“《列子·汤问》里面有一个《偃师造人》的故事,就被很多科幻作家写过,演绎出各种版本,如童恩正的《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之死》、潘海天的《偃师传说》、拉拉的《春日泽》等,每一个作品都不一样。”吴岩说。
科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对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在借鉴故事外,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我们有一个说法叫‘中国表达,世界故事’。科幻作家正在有意识地追求中国式语言、人物、情感。”陈楸帆说,“一些作品关注人类作为整体如何应对大灾难、科技剧变,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是科幻文学与其他文学门类不一样的地方。”
在自由想象中走向世界
科幻文学缘何令人着迷?这与它拥有无尽想象的可能与眼花缭乱的新科技密切相关。
在法国学者让·贝西埃看来,科幻小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可以回应“世界的问题性”的未来文学。它通过自由想象建构一个虚拟世界,想象新人和新的人类生活方式,在时间维度上面向未来敞开无限可能,为文学百花园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科幻文学的实质是用文学手法,探讨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以及在那些新世界中的生命表达方式。其精神是无限自由、大胆想象,而又把一切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审美占据了核心地位。”韩松如是说。
科幻文学启示读者不断突破认识极限,想象新的可能。
吴岩说:“科幻让人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今天我们已经受到知识体系的制约,只能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但实际上世界本身并不是按照教科书构造的。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观察,科幻文学就给你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这或许就是科幻让人着迷的秘密所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建基于科学技术逻辑规律的文学形态,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接受,这或许是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因。在获奖效应的带动下,更多作家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5月及6月,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其专刊“未来”中分别刊发了中国科幻作家李恬的《水落石出》和夏笳的《让我们说说话》。这是该栏目开创15年来,首次刊登中国籍科幻作家的作品。
今年年初,由刘宇昆担任主要翻译和编辑的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选集《碎星星》(《Broken?Stars》)英文版在美国、英国同时上市。这本书收录了刘慈欣、韩松、夏笳、陈楸帆、宝树、吴霜、张冉、糖匪、程婧波、郝景芳、飞氘、马伯庸、顾适、王侃瑜等14位中国科幻文学作家的16篇科幻小说和3篇关于科幻文学的论文。
仰望星空的中国科幻作家为世界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不懈努力着,这个略显小众的文学门类正顺从它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本性,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人民日报记者张鹏禹
新闻推荐
5天票房破10亿,凭什么?《哪吒之魔童降世》稳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天,很火热。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天,也很火热。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在接连打破动画电影首日、单日、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