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新闻 外语电影新闻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露天电影是情怀 “掌心”电影是“快餐” 影院电影是享受 观影方式在变 生活追求不变

来源:枣庄晚报 2018-12-26 11:49   https://www.yybnet.net/

该照片为资料图。

从露天电影到院线电影,从一片难求到佳片不断,从排队购票到手机下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看电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于电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露天电影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特色,那时候有个固定地方放电影,票价几分钱到一角钱不等。由于当时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看电影是大家都很喜欢的一种娱乐方式,尤其是夏天,每次放电影都是人山人海,大家相聚一起,其乐融融。” 家住市中区立新小区的市民于女士说。

于女士出生于1960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只要听说哪里有露天电影,大人小孩都很兴奋,都会提前赶过去占好位子,即便是步行一二十公里也不觉得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看电影是上高中的时候。那天放学路上,我与同学听说村里要放电影《渡江侦察记》,就相约回家吃完饭后一起去。我跟着同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放映点,等我们到达时,放映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看不到正面就在幕布背面看,虽然电影里的人物是反的,但我们仍然觉得很有趣。”于女士说。

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有了农村电影放映队,每隔一个月就会到各村放映一次,大家再也不用走远路去看电影了。每次放映前,村干部就会站在村里的最高处,一边敲锣一边通知即将放电影的消息。放映员放什么大家就看什么,没有选择,但大家看电影的热情仍然很高,山坡上、树上只要能看到屏幕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每次放电影都跟过节一样热闹。

与“60后”“70后”童年经常看电影的记忆不同,很多“80后”“90后”童年的记忆则是VCD、DVD。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家庭都购买了VCD、DVD,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视听盛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录像厅逐渐兴起。那时的港台武打片相当流行,青少年喜欢聚集录像厅看片,但录像厅环境简陋、灰暗。“我印象最深的是看《泰坦尼克号》,相当震撼,主题曲《我心依旧》当时很流行。后来有了影碟机,有了更多内容的碟片,录像厅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于女士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强,VCD和DVD不再像当年一样盛行,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于女士介绍,但在一定时期内,想看电影却没有好的电影院,甚至想看的电影,电影院不播,成了很多人的“痛”。网络的发展,让电影真正融入了百姓生活,人们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微电影发布到网络,有时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和关注度。

当然,一部手机还是满足不了现代人的要求的。毕竟屏幕小、音量小、字幕小……总之,看大片是会觉得不够震撼,满足不了人们越来越高的视听享受。于是,电影院又一次应运而生。当然,此时的电影院可以说是“高大上”。电影院已经从普通银幕变化到宽银幕乃至3D、环幕,什么大片都可以看到,让人们真正享受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自主的空间,让人们越来越喜欢上电影院看一场喜爱的电影。

从看露天电影到把电影搬进家,再把电影搬到手掌心……这不仅是电影放映的历史,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时代在变,观影方式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记者 李佼 文/图)

新闻推荐

《天气预爆》:肖央的惊天巨雷

文/梦里诗书《天气预报》最大的笑话就是电影本身,肖央的自导自演,并没能赋予这部用喜剧来讨论雾霾环境的电影丁点可取之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露天电影是情怀 “掌心”电影是“快餐” 影院电影是享受 观影方式在变 生活追求不变)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