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该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贝比诺送给他一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两人回想起当年在“池塘底教养院”的童年回忆。
多数人说起这部电影,聚焦于马修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用博爱和尊重教化学生。抛开他的教师身份,就克莱门特·马修本人来看,他执着于为理想奋斗,看似是他打开了学生们的理想未来,实际上是他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多年在不同领域的尝试失败后,我深信即将面临最悲惨的未来。”这是克莱门特·马修走进“池塘底教养院”时的内心独白,他是一个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
与他一起面对“最悲惨未来”的还有“池塘底”的学生们,衣冠楚楚的院长、大声呵斥学生的老师高高在上。欢迎典礼上,马修或双臂抱在胸前,或者背在身后,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显然他不是个在社会规则里游刃有余的人,只是一个有点理想抱负的小人物。
马修不是一个高明娴熟的教育工作者,他在日记中写道:“第一天就令人精疲力竭,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来这,院长让我害怕,这建筑物也是,就连这些孩子也让我害怕,感觉上他们随时会来取我性命。”
为什么要害怕呢?因为他不能完全应付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他看不见未来,由此产生害怕和恐慌。
影片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叛逆学生们的日常。战争摧残家庭亲情,高压严酷的学校责罚,师生间的隔阂,孩子们成为种种社会问题的承担者,但是谁应该为他们负责呢?
每个孩子都有理想,即使是被隔离到教养院的孩子也不例外,这些孩子不得不伪装,强烈抵抗来自社会的排挤和压力。没有爱的滋润,他们将会在成长中变成顽石一块,在将来制造更大的社会问题。
教养院成为马修与这些学生生命轨迹的交汇处,在黑暗中艰难度日的师生,因为马修的音乐理想,照亮温暖了彼此的人生。
影片多次给予马修手中的公文包特写,第一次上课被学生抢走,后来将它锁进吊柜又被学生偷走,他径直上去追回包里的乐谱,乐谱是他的作品,他不允许任何人触碰。这份赤子之心可以拨开社会规则的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
在这里,学生贝比诺和皮埃尔在马修的人生路上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马修多年追逐音乐梦想,但事与愿违,他对音乐的热爱,就像是每周六等在校门口等爸爸来接他的贝比诺,弱小,执着,坚守,纯真。而皮埃尔是他发掘的极具音乐天赋的学生,他用各种方式激励他,帮助他。影片最后,马修将贝比诺带离教养院,象征他将这颗保留在内心深处的赤子之心拉出了“池塘”水面;而这股拉力,很大程度上是皮埃尔带给他的,他又找到了对音乐梦想的激情与方向。
理想是美好的,有时也是艰涩的。马修在现实与理想间反复权衡,无力抗衡命运的捉弄,只能选择平和地对待所有逆境,接受“池塘底”教养院,接受理想暂时被搁置,才获得这一次峰回路转。
有了这种人生智慧,马修老师没有在学生身上施加过多的教育教学管理技巧,他靠着自己的人性光芒,照亮了“池塘底”的孩子们,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工作者。
但是,抛开这个角度来看,马修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个用自己的温暖给别人带来好运的小人物。就是有这样的人,坚韧顽强地活着,追逐着,不为名利,不管路途上有多少坎坷黑暗,最终都会因他的理想光芒而明亮。
影片最后,院长意图独吞合唱团成果借此授勋,曾经被他赶出去的一个学生偷偷回来放火烧了宿舍楼,幸好马修和神父带着所有的学生外出郊游躲过了火灾。
院长却赶走了马修老师,临行前学生们唱着歌送别老师,还从窗口抛出写满祝福的纸飞机。乘着歌声的翅膀,马修老师写下最后一段话:
“此刻,我心中充满喜悦与乐观,我真想向全世界高声大喊,可有谁会听到我的心声?没人知道我的存在。伟大的艺术家对着镜子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叫克莱蒙马修,失业的音乐家,失业的学监。”
唯有伟大的音乐理想不朽,追逐理想的人可敬可畏。
新闻推荐
为富豪生3子仍无名分,坐拥40亿甘当生育机器,她到底图个啥?
文/令狐冲近日,有台宝岛媒体曝光了女明星吴佩慈的豪宅。这次是吴佩慈的“婆婆”邀请了许多上层人士在家里聚会玩耍,然后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