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理学的实验似乎总是经不起反复推敲。人的心态形成原因复杂多变,既受先天的影响,也受后天的熏陶,在特定情境下更是可能受客观条件的左右。
近日,有关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可能受到人为操控的讨论,再次引起争议;无独有偶,另一个很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棉花糖实验”也遭遇反转……
心理学最近怎么了?我们到底该信谁呢? 综合/褐松鼠
关于斯坦福监狱实验
越是经典的案例
就越会反复受到质疑
进行于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或许是整个20世纪最有名也最受争议的心理学实验之一。
在这项研究中,一群大学生们被指派在模拟监狱里扮演囚犯或狱警的角色。实验开始不久之后,“狱警”渐渐进入角色,开始虐待“囚犯”们。
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情境效应案例,这项研究的作者,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结论中指出:人性中存有恶的一面,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被压制在人性之善下的恶,会被释放出来。
许许多多的心理学入门教材都引用过斯坦福监狱实验,它还被拍成过同名电影。津巴多也将这段经历以及其后的思考写成《路西法效应》一书。
然而,日前在专门的心理学网站Medium上,却有人撰文指出:津巴多的研究结果,其实是源于他有意的误导。
这篇文章的作者声称,自己考察了此前未公开的津巴多录音,采访了当年的被试者,最终得到这样的结论:“狱警”的残忍其实是受扮演典狱长的那位学生的引导而得出的。
文章还指出,实验当中最使人难忘的瞬间,也就是一位囚犯蜷缩着放声尖叫,其实是囚犯的表演。其中一位“狱警” 说,“我把它当成了一次即兴练习,我以为自己当时在做研究人员希望我做的事。”
经典和著名的研究,总是会引得后人去再次推敲和质疑,包括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内,很多人都认为: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结果更像是一场戏剧化的展示,它不能证明权力位置本身可以导致残忍,而是表明权威人士如果想要实施残忍行为,可以说服别人听从他的指令。
不过,这个案例的支持者们也有自己的理由:津巴多出版于2007年的《路西法效应》中,他自己全文引用过这段录音。从“典狱长”和“狱卒”的对话中,清楚地表明:津巴多从未讳言他和“典狱长”的确给过“狱卒”们指导,让他们表现得强硬一些,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监狱这个情境更真实。津巴多表示,自己最初是对“犯人”们的反应更感兴趣,但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狱卒”们逐渐表现出了津巴多始料未及的一面。
所以若说这个案例就此反转,也未必。
关于棉花糖实验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
对孩子的影响超过意志力
许多经典实验的结果都曾遭到后来者的“反咬”——它们要么可能在数据上造了假,要么样本不够,要么已经过时。近年来,社会科学家开始面对旧研究都需要重做的事实,这就是“重复危机”。
很巧的是,就在不久之前,另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棉花糖实验”也被重新评估。
1966~1970年间,斯坦福大学(又是斯坦福)的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做了这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项目。她先后找了653名年龄在4岁上下的孩子,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不立刻吃这块糖,过一会他们就可以再得到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1981年,她给所有当年参加过棉花糖实验的653名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发去了调查问卷(那时他们已经进入高中),通过追踪这些孩子们长大后取得的成绩,她发现:当年那些能够等一等以获得更多糖果的孩子,在人际关系和学习成绩方面,普遍比那些没忍住的孩子表现更优秀。
然而,近年来新的研究却又发现:如果这个实验有更大的样本数量和更好的实验控制,那么,新的结果和原结论并不相符。
《大西洋人》报道说,一项新研究说明: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而不是意志力)似乎才是一些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之基础。
重做了这个“棉花糖实验”的,是纽约大学和加州大学的一群研究人员,他们调整了实验设计:使用了更大的样本(超过900名儿童),并且在种族、家庭收入和父母的教育水平方面注重区分。
最终,这项新研究发现:延迟满足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正是这种背景,而不是延迟满足的能力本身,是长期成功的背后推手。
对于那些父母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富裕的孩子来说,延迟满足通常会更容易:经验往往会告诉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得到第二个棉花糖,他们也可以指望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去吃冰淇淋。
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其他可能的解释:为什么贫穷的孩子会不那么积极地等待第二个棉花糖。因为对他们来说,日常生活的保证更少。今天享受一点点快乐,可以让艰苦的生活变得更易忍受,尤其是当明天很可能没有更多的快乐时。
当孩子有理由相信第一个棉花糖可能会消失时,第二个棉花糖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思考】
后续研究的结果,大多数比原来的研究更少些戏剧性,但是对于探索真相却更有意义。
比如斯坦福监狱实验,且不论它引发的争议,这个实验本身就是富有意义的历史切片——许多津巴多这样的心理学家,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们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都在尝试解决当年二战期间纳粹崇拜的问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心理科学中不计其数的研究都在围绕它。
棉花糖实验也一样,它发生在美国欣欣向荣的六七十年代,围绕人的意志力和成功学展开,这两点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写到这里,想起多年前的那本“哈佛女孩”畅销书,母亲在书中写到,为了锻炼女儿刘亦婷的意志力,让她捏着冰块坚持数分钟,直到年幼的她觉得“有小针在手上跳舞”。现在看来,基本上属于变相虐童,毫无积极意义,却被很多家长视为教育典范。
自控力这种行为,并不是由毫无意义的延迟满足训练生成的。聪明的自律,意味着用科学的方式来刺激良好的行为,而不是对抗、控制和禁锢不良行为。培养孩子的竞争力,需要方法、策略,也需要和真实世界的生存法则挂钩,仅靠下死功夫,不见得就能成功。
社会不是给你棉花糖那个温柔的实验人员,也不是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父母,延迟满足并不一定能让你得到两个棉花糖,说不定等你恍然大悟时,半个棉花糖都没吃到。
我认为,真正高级的自我管理,意味着有方法抗拒对自己不利的诱惑,有魄力去把握“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机遇,并且有智慧去判断两者的不同。(紫星)
新闻推荐
建国初期的著名老导演严寄洲于6月21日逝世,享年101岁。说起严寄洲导演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是他的作品却让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