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新闻 外语电影新闻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那个超级酷的厨师走了 他写的两本书你得看看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6-17 02:25   https://www.yybnet.net/

当地时间上周五,6月8日,安东尼·伯尔顿在法国一家酒店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月25日,就是他62岁生日。

在开始录制电视节目之前,令伯尔顿成名的是他的文字。当然,文字背后是他多年来辗转多家餐厅后厨,在炽热的炉火和蒸汽间,与无数厨师们并肩战斗后凝练出的经验。

他有两本最出名的书,前些年已由三联书店引进了中译本,那就是他的成名作《厨室机密》和他成名后写的《厨师之旅》。前者有些像他的自传,后者则是他游历世界、品尝各地食物的体验。

看完这两本书,你会对他的离去少一些遗憾,因为他早就说过,对于生命的恩赐和考验,他早已体验得淋漓尽致,毫无遗憾。

《厨室机密》

在斯特拉斯堡的酒店房间里

他是否确定此生无憾?

文/溪谷

三年前看的这本《厨室机密》,当时很不屑那个翻译的书名,总觉得怪怪的。内容也看得七七八八,除了一些印象深刻的细节和人物之外,安东尼自己早年颓废度日的过往,尤其是他吸毒、酗酒还自认为很酷的年轻时代,在我看来太不上进了。

听到他的死讯后,在编辑问我可不可以写稿子之后,我又翻了一遍这本书,许多他当时无心写下的话,如今看来似乎都有了更加深长的意味。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烹饪界的查克·维普纳(Chuck Wepner,战胜过拳王阿里)。Chuck是一位职业拳击手,在当时被称为‘带血的刺刀\’。他可以在艰难的比赛中坚持几个回合不被击倒,我钦佩他的毅力、他的稳定性。他能够不慌不忙,像一个真正的男人那样承受打击。”

看到开头的那段话,我脑中闪过想象的画面:安东尼·伯尔顿在关了灯的房间里(是夜里还是清晨呢?白天他是在工作),不慌不忙,慢慢想好该如何去死。

当时他还记得自己写过的那些话吗?他还记得勇敢的拳击手查克吗?是什么让他决定再也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呢?

永远是个谜了。

安东尼在纽约长大,父亲是法国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和弟弟跟着父母去法国度假。那一趟旅行开启了他的味蕾体验:他在穿越大西洋的船上第一次喝到维希冷汤(一种用奶油、土豆和韭葱烹制的冷汤),那鲜美而清凉的液体,和他之前喝过的所有加热罐头汤都不一样。

接下来,是他在法国阿尔萨斯吃到的新鲜牡蛎:微微蠕动着,从壳上往下滴着海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尝到了未来的滋味……”安东尼写道。

1973年,17岁的他提前一年离开大学,去了马萨诸塞州的普罗文斯顿,一个汇聚了许多葡萄牙裔移民的美食之都。他在那里和一群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混日子,直到一个合租室友都看不下去了,让他去自己工作的餐厅打工,刷盘子。

那家餐厅名叫“无畏战舰”,毫无疑问,厨师们是餐厅后厨的当然统治者。“他们穿得像海盗。牛仔裤,磨破褪色的束发带,沾满血渍的围裙,金耳环,绿松石项链,贝壳和象牙雕刻而成的戒指,还有文身。”

在当时还是个年轻小伙子的安东尼看来,这一切都酷毙了。不过,很快他就领教到了这一行残酷的真相。

他们的餐厅后来被当地最好的马里奥餐厅收购,那时的安东尼已经比较有厨房经验,也掌握了不少做菜的本领,自我感觉良好。他被分到地位最高的烧烤组,给一名叫泰龙的黑人厨师打下手。

第一天晚上,安东尼用自以为风趣的方式调侃聊天,活跃气氛,接着点菜单雪片一样飞来,他迅速忙到崩溃,然后手被一个汤汁锅烫起了大泡,他呻吟着问泰龙,有没有烫伤膏或创可贴?

整个厨房忽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他俩身上。他说错了什么吗?

泰龙把自己的巨大的手掌伸到安东尼面前。“他的手掌上是一连串可怕的水泡、烫伤留下的旧疤痕,还有蒸汽和热油把皮掀开后露在外面的肉,就像科幻电影里甲壳类怪物的爪子。”

接着,泰龙把手伸到烤箱下面,拿出一个滚烫的盘子放在料理台上,他的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厨房里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哄笑声。

在那次深刻羞辱之后,安东尼去了美国烹饪学院,他发誓:自己有朝一日也要拥有一双那样的手,厨师的手。

实话实说,若论有趣而精确的描写,作者和乔治·奥威尔是不能比的。奥威尔也曾在巴黎的酒店餐厅当过洗碗工,他将那段经历写进了《巴黎伦敦落魄记》,在《厨室机密》的末尾,安东尼·博尔顿也特别提到:“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可谓一字千金。”

在本书末尾,他说自己常常设想:假如一辆失控的卡车撞飞了自己,当他躺在地上的时候,脑海中会掠过什么想法呢?可以确定的是,“当我濒临死亡的时候,我是绝不会有在生活中放弃过任何享受机会的遗憾的,我的遗憾更可能是针对一大串我曾伤害过的人,令他们感到失望的人,浪费掉的才能和优势。”

不知道在斯特拉斯堡的那家酒店房间里,安东尼·伯尔顿最后是否也确定:此生无憾。

《厨师之旅》

他想寻找完美的饮食

他也知道那并不存在

文/箬叶

在这本书的开头,安东尼说,我想寻找完美的饮食。

我心想,做梦。这根本就不存在。

再翻翻封面,心里纳闷他或这本书的编辑为啥要选一张这样的照片放在封面上:他穿着无袖背心,斜挎一个不知什么包,站在某个古老难辨的神像浮雕前,没有任何元素与食物有半点联系。

但我还是看了下去。

接着他说:我想冒险。“我想沿着怒江逆流而上,进入柬埔寨的黑暗心脏地带;我想骑在骆驼的背上进入沙漠,逡巡在四面八方的沙丘之间,用我的手指抓着吃烤全羊。我想在墨西哥乡下迈进一所点着丑陋霓虹灯的龙舌兰酒吧痛饮……我想找刺激。”

嗯,这才是实话嘛。

人人都知道(至少我认为人人都知道):世上最好、最完美的饮食,绝对不会是最昂贵、最精致高级的那种。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顿最美好的饭菜的回忆,正如作者所言,氛围和回忆在一个人一生真正难忘的饮食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安东尼·伯尔顿喜欢和他的同行们聊“最后一顿饭”的话题——“假如明天早上你就要坐上电椅。在此之前你只剩下一顿饭要吃。这时你想吃什么样的晚餐?”

每当厨师们玩这个游戏时,所有人的回答总是那么简单。

“炖排骨。”一个朋友说。

“一块肥鹅肝。”另一个朋友说。

“我妈过去老给我做的意大利扁面条。”第三个朋友说。

“一条三明治夹冷肉。”第四个朋友说

所有人,没有一个回答说到某家豪华酒店来一顿丰盛大餐的。

我开始走神,开始恍惚,回想自己难忘的一顿饭,那种堪比安东尼人生中第一次吃到新鲜牡蛎的味道。然而我的记忆中却只浮现了一些零食。但伴随着那些零食的,还有我看书时美好的心情。是的,童年时代我最大的享受,就是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二者都是当时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我记得自己用小刀划开一袋薯片,用勺子挖出一块奶酪时的喜悦心情,但那份喜悦,是因为当时我独自在家,在温暖而明亮的冬日厨房里,翻开我喜欢的书……

那种美好再也回不来了。

作者曾经历过一个终身难忘的夜晚,那是在他年轻的时候,还在餐厅打零工的时候,在美国。那个夜晚月光明亮,人们忽然发现:成千上万的鲈鱼冲破水面,疯狂地向岸上冲来。“条纹鲈鱼在迁徙”的消息瞬间传遍整个镇子,人们迅速准备了船、鱼叉和用做鱼饵的面包,扑向鱼群。

鲈鱼是那么多、那么容易捕捞,“最后大家捕获了数百磅的鲈鱼,镇上每家饭馆都装满了鲈鱼,停车场变成了刮鳞、收拾内脏和包装的场地,人们挑灯夜战,拼命清洗、包装和冷冻这些珍贵的白肉。”

彻夜干完活后,满头鱼鳞的安东尼把一条重达35磅(将近16公斤)的大鲈鱼带回家,同住的室友们正好开始感到饿了,而他手头只有一点黄油和一个柠檬,“但我们还是用这些破玩意在我们的小烤箱里把鱼做好了。”

新鲜无比的鲈鱼,包在银白的锡纸里端上桌,夜色明亮如水,海潮拍打着房子,“我们用手撕下雪白的鱼肉吃着,感到空气中饱蘸着白色的泡沫和盐的味道。那是我吃过的最新鲜的鱼。”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一条鱼,看过的人恐怕都难以忘记。

新闻推荐

徐峥宁浩五度联手:《我不是药神》 不是一部喜剧

6月16日,由文牧野导演,宁浩监制,徐峥监制并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媒体见面会,宁浩、徐峥、文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为梦想而战2018-06-16 00:00
评论:(那个超级酷的厨师走了 他写的两本书你得看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