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明玥
电影海报,既是勾魂索,又是破阵暗器;既能玩剧透,又得是保密局的。
好的电影海报,要像退潮时航道里露出的礁石一样,指引着整个航道千舸争先的激烈走向,靠近它,可以看见急涌,看见暗流与漩涡,看到九曲回肠的情绪颠簸。一切都意在言中,又意在言外。这就是黄海设计海报的追求。 2017年底,我去见他的时候,他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2019年。因为导演们都明白海报的重要性,会在电影尚在筹备阶段时,就邀请他一起聊海报的构思。
黄海第一个合作的导演是姜文。姜文的轴劲儿表现在:他不要黄海画出来的海报,要用电影剧照。他的理由是,剧照本身与故事、与电影的内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剧照是海洋中的一滴水,反映了整部电影的“咸涩度”。黄海花了很长时间才领会到姜文的轴劲儿有道理,因为“光靠美术功底,凭空完成电影中各种吸睛元素的拼凑,是没有神韵的。”海报可不是舞美,不是道具,它涉及情绪、表演、节奏,它得充满潜台词。它得找到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的那个点。
为了寻找那个点,黄海剃光头发,备下无数的咖啡豆和方便面。他得在两三周之内看完几万张剧照,每一张都看。他就像煤矿中的掘进工人,每天都在想“我的风镐打在哪个点上,这一片亮晶晶的煤才能悉数落下”,为此,黄海变成了一个脾气很大、闭关自省的人,他每天在脑子里盘弄那些镜头,吃饭在想,跑步在想,洗澡也在想,每时每刻,都在琢磨电影主人公的情绪快要到达顶峰的那些表情、动作,以及金句般的台词。这是一件很苦的事,可能也是很酷的事吧。
他为《黄金时代》设计了美国、日本、法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五张海报,每一张都似乎可以衍生出不同的“萧红传奇”。在中国大陆的海报上,萧红站在一张墨汁泼溅的纸上,仿佛置身于烽火连天、危机四伏的大时代,她如此渺小,又如此倔强和坚定不移。在法国版的海报上,黄海选择了萧红握笔沉思的剧照,她的盘发、脸庞、旗袍和手中的钢笔,都笼罩着令人爱怜的红晕,她从深邃的黑暗中浮现出来,她点着一支香烟,青烟袅袅,淡蓝色的烟雾散发出回想、追问、超然与思索之光。那一刻,萧红是中国的女儿,也是世界的女儿,她的光芒与法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女作家一样,充满了对女性命运的反躬自问。而在美国版的海报上,萧红的小小剪影,化作了耸立的金色笔尖的一部分。是的,萧红不幸经历了一个战乱、饥饿、颠沛流离的时代,但她将亲历的苦难书写下来,足以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旁人看来如此凄苦飘零的人生,她的倨傲灵魂却散发出黄金般的光芒……这也是许鞍华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吧。
为了寻找灵感,黄海经常放弃开车,坐着公交地铁外出办事,还经常去皇城根下听大爷大妈们唠嗑。要是你在北京搭乘大通道公交时,见到一个光头小伙子,一面凑过耳朵听旁边买菜大妈的聊天内容,一面掏出小本来写写画画,你可千万别打扰他。这一脑门儿沉思表情的光头哥,很可能就是吃饭做梦都在设计海报的黄海。
新闻推荐
对于刘小慧,80后应该都还记得。90年代的一代清纯玉女啊,当年宝丽金力捧的美女歌手之一。如果早年经常爱听港乐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