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新闻 外语电影新闻 电影影评 电影经典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他的动作片又一次给国人长脸了

2018-05-08 23:08   https://www.yybnet.net/

去年,一场 “传统武术打假”闹得沸沸扬扬。

太极拳败给自由搏击,而且,败得很难看。

曾经上过央视,自诩“雷公太极宗师”的拳师雷雷,在自由搏击者徐晓东的拳下,没挺过20秒。

一场闹剧很快收场,可有关中国传统武术实战能力的大讨论却刚刚开始。

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质疑,“中国武术”可能早就只剩花架子了。

现如今,传统武术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我们更多只能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武术。

然而武侠片中大侠们总是高来高走,动作片则更青睐博人眼球的火爆场面。

真正的传统武术,在当年风貌如何,实在难得一见。

2015年,徐浩峰的《师父》上映,这恰好就是一部大众口中“难得一见”的武术电影。

短促凌厉,杀招暗藏。

写实,成了这部影片中动作戏份留给大众的最直观印象。

片中琳琅满目的传统兵器,短兵相接的冷兵搏杀,让观众大饱眼福。

而影片结尾,男主单挑整个天津武林的巷战桥段,更是堪称经典,让人大呼过瘾。

因为《叶问》、《一代宗师》等动作影片的上映,咏春得以翻红。

当年王家卫拍摄《一代宗师》时,徐浩峰是编剧。

徐导是个武术迷,有八卦掌功底,写动作戏时他总愿意和武指亲自动手切磋。

找灵感,做设计,寻找那种真实交手时的“听劲儿”。

《一代宗师》拍摄期间,徐浩峰特意学习了咏春拳。

他还在王家卫的引荐下,结识了叶问的关门弟子之一梁绍鸿。

与咏春结下不解之缘的同时,徐浩峰也萌生了自己拍咏春的念头。

这才有了后来的《师父》。

《师父》的男主角,陈识(廖凡饰),练的就是咏春拳。

陈识原本是广东人,年少学拳,后家道中落,在外漂泊。

四十不惑,陈识人过中年,有了一个打算,想把咏春传下去。

当年,武术之都是天津,小拳种想博名声,都往天津卫奔。

陈识想让咏春开枝散叶,天津乃是不二之选。

那时武行里规矩太多,潜规则太多。

想在天津开馆授徒,必须先成功挑战八家武馆。

可如果你真打赢了八家,同行没了脸面,还是不会容你立足。

陈识本性其实非常桀骜,尤其是在武艺方面更是如此。

当他收耿良辰为徒时,妻子提醒他这个徒弟对自己的心思不正。

可陈识只应了一句:

练拳后,他就不敢看你了。

练上了,他会敬我如敬神。

可在整个武行所维持的体制面前,桀骜的陈识同样只能选择蛰伏。

陈识的扮演者廖凡,赋予了角色一种独特的隐忍劲儿。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恰好与咏春的拳理相同。

他收了一个徒弟。

徒弟用来帮自己踢馆的,可这个徒弟注定就是炮灰,成功踢馆八家后陈识打算将他逐出天津。

这样他自己能开武馆,被踢馆的同行也保住了面子。

他娶了一个妻子。

带着妻子住贫民窟是挡箭牌,只为了打消同行的戒备。

让自己看似拖家带口、无欲无争。

妻子爱徒皆是工具,所为之事仅仅是为了能在体制之中得以立足。

可他千算万算,却算漏了自己其实个重情之人,也算漏了这个武行“规矩”竟残酷如斯。

最终,徒弟死了,妻子散了。

天津武行,还是容不下咏春陈识,而为了这规矩苟活,陈识也容不下自己。

拳师陈识不贪不占,他只是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武学造诣传下去。

可武行的“规矩”却成了一道天堑,永远了横在陈识的面前。

《师父》一开头,有旁白代言:

1912年,天津出现民国第一家武馆。

中国武术传承上千年,为何这短短百年,我们的武术就消失了?

也许,传统的武术正是死在了这个规矩上。

中国自古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

在过去,习武这个门槛可谓非常之高。

影片主角陈识,也出身于豪奢之家。

家里房子多,他家在广东号称九十九楼,因此才有机会年少学拳。

这段背景其实与叶问的身世差不多。

据叶问弟子梁挺口述,当年叶问师从陈华顺学咏春,光学费就是十二两黄金。

若论正统武术传承,别的不说,光是学费门槛这一个规矩,就削掉了一批人。

进了师门,你也未必能学到真东西。

就拿咏春为例,门中学徒三六九等,等级森严。

学生、入室、关门、开山。

哪个等级的弟子就只能学哪个等级的功夫。

《师父》区别于《叶问》的一点,就是将咏春的故事聚焦到了门中的兵器“八斩刀”上。

可就是这八斩刀,在叶问门下,也不过传了寥寥数人。

目前的八斩刀法,在大陆几近失传。

相反在海外,咏春拳管反而将八斩刀作为一项重要的教授科目。

传统武术,主张“言传身教,习武修身”。

师门对于弟子的性格品德十分看重,因此将真传有所保留地择机传给弟子,同时门内阶级森严,也自然有大智慧在其中。

可是这种规矩体制,却逐渐被后人曲解。

影片中,外来的陈识和天津本土的武行头牌郑山傲有一个共识:希望“教点真东西”,把本门武学发扬光大。

可是,当时的天津武行已经把“真髓不外传”解读成了“不教真东西”,并视为铁律。

就连郑山傲这个头牌,在面对“规矩”时,同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

二人只能曲线救国,绕了太大的一圈。

郑山傲希望借陈识这个外来人之手,打破规矩。

陈识则为了一个门派,甘愿牺牲一个天才弟子,只为咏春传承。

然而二人最后还是败在了整个武行都在维护的“规矩与体制“之下。

大家都不教真东西,你又凭什么要教真的呢?

也许有人会问,不教真东西武馆靠着什么立足。

其实靠的就是这个“规矩”,大家一团和气,相互照应。

这也是为什么,蒋雯丽饰演的邹馆长能够一呼百应,只手遮天。

说白了她在维护着规矩,而武行都得靠这个规矩吃饭、活着。

豆瓣有一个网友,对此给出了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

天津的武行败给的不是西方的洋枪洋炮,而是因为自己里面烂成了渣。

为何今天人们公认叶问是咏春宗师?

一直以来,咏春拳与其他门派一样,都只有少数传人。

而叶问摒弃 “规矩“,在香港传技20余年,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

他的封门弟子梁挺更将咏春拳带向了世界。

所以,才有了咏春拳的今天。

反观大多传统武术,可能早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影片里,“外来者”陈识闯天津武行,至少还有武馆在拼命维护着武行的脸面。

可今天,“外来者“徐晓东闯传统武行,网友却不愿再帮着武行继续遮羞。

《师父》中的几个武指都曾在武校学习,用他们的话说:

我们现在练武没有讲究门派,主要是以自选套路为主。

这个自选套路就是,看谁的动作更漂亮。

大家只练动作漂亮的,能在比赛中加分的,而没人再关注制敌与取胜。

“以武为生”的人,都已经让武术流于一种表演形式,而社会上的一些武术道馆也仅仅是爱好者们放松休闲的去处罢了。

这部《师父》,与其说导演徐浩峰是在讲咏春,讲武行。

我倒是觉得,他在以一名武术迷的身份讲述着武术落寞的遗憾与不甘。

而我们如果将传统武术的衰颓归结于体制,那么我们身边即将倒在体制之下的行业,也许还有很多。

— END —

新闻推荐

刘昊然古装杀又来了,《九州》曝特辑少年意气风发惹人爱

本文独家发布于企鹅擅自转载必究!欢迎分享转发~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刘昊然小可爱会跟“前夫哥”雷佳音一块上了热搜,两人在佟丽娅的牵线下竟然开启了隔空撒糖,这对“头围CP”莫名有点甜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的动作片又一次给国人长脸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