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国近期挑起中美贸易摩擦,让两国关系陷入低谷,甚至媒体还曝出美国可能收紧中国留学生的赴美签证。然而,回溯中美交往的历史,人文交流一直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早在150年前的清政府时期,美国就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目的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赴美留学再次活跃。如今,美国已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大目的地。
赴美留学者因何而去,又为何而回?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对他们产生了哪些影响?4月20日,一部讲述中国高中生赴美留学的纪录片《寻岸》即将展映。他们和赴美留学的“前辈”一样,似乎都在演绎一场现实版的“无问西东”。
2018年3月16日,纽约曼哈顿的一家影院内,一部讲述中国留美学生的纪录片《寻岸》在这里首映。22岁的的何俊儒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自己的故事,回忆一点点地被唤醒。
“我仿佛又重新认识了自己一遍。”何俊儒说。
6年前,来自中国广东的何俊儒,接受了纪录片导演王淼的请求,同意她用摄像机记录下自己赴美高中留学的全过程。
在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何俊儒和他的中国同伴们经历了在异国他乡独自长大的寂寞,承受了西方社会不同文化的冲击,学习与不同族裔和社群的人们交流。转眼间,昔日那个羞涩的男孩已长成一个大人,对于自己、对于世界,他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拍摄纪录片的王淼同样是“少小离家”。28年前,13岁的王淼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当时,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后来会和一群来自中国的留美少年们发生交集。甚至,他们所有人的命运和中国最早一批赴美留学的少年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个半多世纪前的1847年,一名和何俊儒一样来自广东的中国少年叩开了留学美国的大门。数十年后,他带来一群十几岁的中国少年,在新英格兰地区学习生活了约十年之久,这也是中国与西方世界最早的接触之一。
与当年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中国人相比,今天,美国已成为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大目的地。仅2017年,就有超过35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学习。
而从1847年到2018年,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赴美留学生这个群体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探索之路。与当年背负着的沉重历史使命感不同,现在,留学美国更多的只是这些年轻人的一次人生经历,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选项。
朱心怡一家在出国前的合照
赴美留学只因“要去参加高中舞会”
2012年8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6岁的上海女孩朱心怡已经等不及想要上飞机了。她的目的地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小镇佛莱堡。
一年之前,佛莱堡中学的美国招生官们亲赴中国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招生会。在面试会上,王淼第一次见到了何俊儒和朱心怡。
创办于1792年的佛莱堡中学位于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小镇,是美国最古老的中学之一。和许多美国私立高中一样,佛莱堡中学从2000年开始逐渐注重国际学生的招收,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学生更是成为他们的“财源”。到2016年,全美共有2800多所高中向国际学生开放。
佛莱堡中学的招生官解释说,该校经费主要靠外国学生家长所交的学费。过去,这些学生(和学费)主要来自日本和韩国,但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已取而代之成为美国高中的第一大“主顾”。
近年来,在“留学要趁早”的风潮下,中国赴美读高中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显著。自2009年起,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人数直线上升,到2016年,已超过3.3万人。目前,在全美高中当中,每五个国际留学生里就有两个来自中国。而在2006年,赴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中国学生仅为65人。
或许正如《寻岸》片首的旁白所描述的:在一个集体主义的环境下,什么流行起来,大家就都跟风。
朱心怡的父亲朱法剑是浙江台州人,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浙江企业家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朱法剑1998年两手空空来到上海,认识了朱心怡的妈妈,两人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开始做起,打造出一家鼎盛时有800多人规模的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如今,朱法剑在上海郊区有两家工厂,而公司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正是美国。
“十年后,世界就是中国和美国的了,而他们(朱心怡)将会是那个时代的精英。”朱法剑说。
2011年,刚升上高一的朱心怡在父母的支持下,决定赴美国读高中。
尽管朱心怡的父母希望女儿学成后可以回来继承家里的生意,然而,朱心怡却坦承,自己当初想去留学的原因异常简单:“我想要去参加美国高中的毕业舞会,那个舞会超级棒的。”
何俊儒和母亲在出国前
何俊儒在面试中向招生官介绍自己为何要去美国留学时,则讲述了自己父亲的故事。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去英国留学,他的父亲给了他1000英镑,几年后,爸爸学成归来,把这1000英镑原封不动地还给了我爷爷。”何俊儒说。
或是受到父亲人生故事的激励,何俊儒选择赴美留学。不过许多年后,当他和朱心怡回忆起自己当时做下的决定,都不约而同地说道,彼时最大的心愿是想要离开家庭的束缚,去美国这个在电影中经常听到的国家“拥抱自由”,只是他们当时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然成为了一部电影的主角。
1872年,中国留美幼童们出发前在上海的集体照
留着辫子的大清幼童留美记
和《寻岸》一样,在另一部用影像记录的故事里,讲述的也是一群中国少年赴美留学的经历。不过,在150年前,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也是中国最早赴西方的留学生,他们所处的时代则是另一番景象。
“三十个穿着古装、头带帽子留长辫子的男孩,怯生生的眼睛,紧抿的嘴唇,手中却优雅地握着一把折扇。”在这张摄于1872年的古老相片里,诉说着这一段“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2002年赴美实地拍摄的纪录片《大清留美幼童记》详细记录了这一批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前往西方留学的少年们的传奇故事。
1872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30名平均年龄仅12岁的幼童被清政府派往美国留学,而促成留美幼童计划实现的,正是来自何俊儒老家广东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学生,亦是首位留学美国的少年——容闳。
从年轻时与太平天国打交道,到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君主立宪运动、直到辛亥革命,在满清最后六十年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里人们都能发现容闳的身影。
容闳1852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得清政府支持其留美幼童计划。在第一批学生出发之际,该项目的支持者、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李鸿章在一封信中提及,“中国正面临3000年之未有的大变局。改革势在必行。”而清政府当年派遣幼童留美的主要原因也正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然而首批幼童的招生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尽管招生对象号称不分满汉,然而最终成行的首批30名幼童中,没有一个来自满蒙家庭。当时的中国,没有权贵人家愿意将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往西方“蛮夷之地”学习。
首批幼童于1872年8月11日从上海出发,乘船耗时数月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后,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穿越了美国大陆,到达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预定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
这群穿着丝绸衣服、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幼童们的出现,引发了当时美国社会极大的兴趣。《纽约时报》在1872年的报道中称这些来自古老中国的幼童们“都非常年轻,是优秀的有才智的绅士。”
彼时,世界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这群中国幼童来到了美国,他们也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
朱心怡在美国做拉拉队员
在佛莱堡的高中时光
100多年后,当何俊儒和朱心怡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之后,终于到达了位于美国缅因州的佛莱堡,看到的则是一座节奏缓慢,有着湖光山色美景的小镇,山丘之间散落着几座建筑,小镇人口稀少,甚至连一家麦当劳都没有。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所处的环境并非全是陌生的,至少自己身边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都和他们一样,来自中国。
在何俊儒和朱心怡来到美国的第一年,王淼每隔一个月就会驾车从波士顿来到两人的学校拍摄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镜头下的两人,也都在经历着各自的变化。
朱心怡性格外向,自认英语虽然不好,但是比英语好的中国学生还有人缘。帅气的男生和多姿多彩的美国高中生活编织了她的美国梦。美国给了朱心怡想要的自由:众多的朋友、当拉拉队员、上真人秀跳性感的舞蹈……
何俊儒在美国
而何俊儒偏向内省,爱好音乐与哲学,尽管他的家教一直敦促他保持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他却对鼓励批判性思维的西方式学校教育有着特别的偏好。
在与学校老师和中国学生讨论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时,何俊儒会认为西方的报道也不完全公正。“他对中国和美国媒体都提出质疑,这是他独立思考的标志。我认为这反映了他个人思维的发展。”王淼说。
三年跟拍下来,王淼认为,两人最大的变化,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人吸收了美国好的东西,也没有丢掉中国的传统。”
然而王淼也发现,尽管在吸收力、可塑性和同化力最强的年纪来到美国,许多中国留学生却似乎并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美国社会,往往喜欢与中国人“抱团扎堆”。
“他们这一代的中国留学生没有那种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去融入外界的迫切感。他们以为自己看过、去过一些地方就了解外界了,但是并非如此,真正要了解一个地方和那里的人,需要更深入其中,有更开放的心态。”王淼说。
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留学生是否缺乏真正融入西方社会的能力,王淼也承认,当周围有许多其他中国同龄人时,要让他们融合起来会变得更加困难。
“人类的天性是倾向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和共享的“族群” 。现在由于微信和其他在线联系的发达,使这些青少年更容易没有精力来从事与陌生人和异国文化之间难得的互动。”她说。
不过,一个半世纪前,来到美国的中国幼童们的经历却又是另一番色彩,他们当时来到的是“世界变革的中心”,面对诸多好奇,他们表现出的哪些不一样?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他是人尽皆知的小童星,当年被香港媒体称为“李连杰接班人”,他在最红的时候放弃拍戏,选择以学业为重——他叫谢苗。80后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大多是伴随着老港片成长起来的,因为李连杰的参演,电影《新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