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障碍并没有削弱他体验太空的野心,2007年,霍金乘坐一架改装过的喷气式飞机,体验到了一种轻微的失重状态。霍金曾希望有一天能完全离开地球的大气层。(东方IC)
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资料图片)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 (东方IC)
2006年6月18日,霍金参观天坛。 (东方IC)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4日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
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曾任剑桥大学教授。在科研方面,他在宇宙和黑洞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突破性贡献。在生活上,他由于患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肌肉逐渐萎缩,最后只有几根手指能动,连说话也只能靠特制的声音合成装置,但仍坚持研究。
霍金在3月14日“圆周率日”离开。如同他的成就一样,病重如此的他活到76岁,是个奇迹。他离开了我们,或许是回到了宇宙诞生的地方。
与疾病抗争
探宇宙奥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子女14日说,霍金当天在英国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
“我们非常伤心,我们敬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霍金的子女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杰出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继续流传于世……他的勇气与坚持,才华和幽默,激励了全世界的人。”
霍金生前执教的英国剑桥大学在网站刊文写道:“来自剑桥大学的朋友和同事们向斯蒂芬·霍金教授致敬……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头脑之一,其学术贡献、著述、电视节目、讲座和传记电影让他被全世界所熟知。”
由于患运动神经元病,霍金肌肉萎缩,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困在轮椅上,但他以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在黑洞和宇宙学等研究领域取得成就,是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他的父母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母亲学习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父亲学习医学,后来任职于英国国家医学研究院。
霍金在伦敦和圣奥尔本斯长大,逐渐在科学课程中展现天赋。17岁时,霍金进入牛津大学,3年后获得自然科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剑桥大学从事宇宙学和广义相对论等领域的研究。24岁时,霍金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及研究员职务。
在牛津大学时,霍金活泼风趣,是赛艇队的舵手、喜欢冒险。然而,21岁时,他被诊断患有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被医生告知生命仅剩两至三年。霍金一度消沉,好在病情恶化较医生预期的缓慢。在剑桥大学深造时,他在走路有困难、说话不清楚的情况下,坚持研究、声名渐起。
1973年,霍金31岁,提出黑洞发出辐射、最终消逝的理论预言,次年在《自然》杂志发表。后来人们把上述理论命名为“霍金辐射”。
1974年,霍金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会员之一。1979年,霍金由剑桥大学委任为卢卡斯数学讲习教授,同一职位曾由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担任。
1985年,43岁的霍金因肺炎接受气管切开术,丧失说话能力,只能靠特制的声音合成装置实现语言表达。1988年,霍金出版著作《时间简史》,试图向大众解释基本的宇宙理论。这本书全球销售量逾千万册,也因内容深奥被称为“读不下去的最畅销书”。
在科学研究方面,霍金结合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以探求宇宙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他的宇宙理论。
个人生活方面,霍金有过两段婚史,都以离婚告终。他与第一任妻子简·怀尔德育有3名子女,晚年时两人关系改善。
在2013年出版的回忆录中,霍金说,当年被诊断患病时,“我以为我的人生结束了,我永远不会发挥出我觉得自己拥有的潜能。但现在,过去了50年,我可以安静地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
他还多次客串影视作品,他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批改剧中人物谢尔登的论文;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他扮演自己,并和牛顿、爱因斯坦的全息影像打牌。探索频道的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以及以霍金传记电影《万物理论》都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
剑桥大学副校长史蒂芬·图佩说,霍金对科学知识以及科普作出的杰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一笔不可磨灭的财富,“他的故事激励着数百万人,人们将非常怀念他”。
霍金和他的那些预言
作为全球知名科学家,霍金非常活跃,轮椅和身体疾病并不能限制他思维的翱翔。他的言论,有时超出了其主要研究的领域,引发广泛探讨。但不论人们认同或是反对,都承认其观点有创新性。
宇宙起源
2006年霍金曾表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无法解释宇宙如何由大爆炸形成,如果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结合,就有可能解释宇宙是如何起始的,“这是回答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的宇宙学核心问题”。
他和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奇点定理,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时间和空间消失、物质密度无限大的奇点。
在霍金想象中,宇宙起源有点像沸腾水中的“泡泡”。他认为,宇宙的开端,可能出现了许多“小泡泡”,然后再消失。“泡泡”膨胀的同时,会伴随着微观尺度的坍缩。一些坍缩的“泡泡”,由于不能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来不及发展出星系和恒星,更不用说智慧生命了。但一些“小泡泡”膨胀到一定尺度,就可以安全地逃离坍缩,继续以不断增大的速率膨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我们已经观察到,宇宙的膨胀在长期变缓后再次加速,现有理论仍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宇宙学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学科。我们正接近回答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他说。
黑洞理论
1974年,霍金提出了著名的“霍金辐射”学说,该学说是霍金对天体物理学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霍金在该学说中指出,黑洞在特定条件下会放射出一种微小的放射物,最后所有的黑洞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蒸发掉。但是根据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黑洞及被其“吞噬”掉的物质是不会简单消失的。
30多年来,霍金试图以各种推测来解释这些相互矛盾的观点。他还曾提出,黑洞中有关量子力学的规律是不同的。但是他的这一观点遭到了他的同事和其他国家科学家的质疑。
霍金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在2004年柏林的一次会上提出,一些被黑洞吞噬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从黑洞中“流淌”出来。也就是说,黑洞既“破坏”也“建设”。
人类未来
霍金2008年曾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大胆预言,假如人类的历程再走100万年,“人类的足迹必将进入那些从未涉足过的宇宙空间”。
霍金说,人类向外太空扩展将带来比发现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更巨大的影响,彻底改变人类未来。他认为,人类将在30年内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以开展长期的宇宙探索活动;在200年至500年内,人类将发明新的推进系统,让在太阳系外的宇宙空间开展载人探索变得可能。
“请(对宇宙)充满好奇。”他说,“我们必须为了人类继续走向太空。如果不逃离我们脆弱的星球,我们将无法再生存1000年。”
霍金说自己时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孤单的吗?”“答案很可能是‘不\’。”
这位身体无力却思想飞扬的科学家说,如果外星生命有足够智慧,以至于能向太空中发送信号,那么他们肯定也聪明到了可以制造破坏性核武器的地步了。他本人倾向于这样一种假设——宇宙间的原始生命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智能生命却相当罕见。
人工智能
霍金坦承人工智能的初步发展已证明了其有用性,但他担心这类技术最终会发展出与人类智慧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机器。“到时它(机器)将可能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则受制于生物进化速度,无法与其竞争,最终被超越。”
2014年,霍金曾与另外几位科学家为英国《独立报》撰文,称人们目前对待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不够认真”。“短期来看,人工智能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谁在控制它。而长期来看,这种影响将取决于我们还能否控制它。”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霍金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过于悲观。
三访中国开通微博
霍金在中国开的微博永远停留在2017年11月24日。那天,他以视频形式回答了一位中国少年歌手的提问。“他的提问让我看到了中国千禧一代的年轻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好奇心。我希望,当你们追求科学以及其他创意时,如此的好奇心可以延续下去,”他在微博上说。
霍金生前三次到访中国,并一直默默关注中国的科技进步。
他在1985年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邀请首次访华并发表演讲,谈到了有关黑洞形成以及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的一些观点。
2002年,他再次访问中国时曾说,中国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他当时还预测,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2006年,他第三次访问中国,先后在香港和北京发表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演讲。“我是一个乐观、浪漫,而且顽固不化的人。我想做很多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霍金说。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4日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逝世答问时说,霍金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科学斗士,他本人和他作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他回到了宇宙诞生的地方
■新华社记者姜岩
霍金在3月14日“圆周率日”离开。如同他的成就一样,病重如此的他活到76岁,是个奇迹。他离开了我们,或许是回到了宇宙诞生的地方。
按照霍金的理论,宇宙是约140亿年前从“无”中诞生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奇点是宇宙诞生之处。他的理论普通人很难理解,但他写的《时间简史》却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著作。
聆听霍金
宇宙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描述整个宇宙的统一理论?2002年8月17日,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主会场座无虚席,记者与观众一起聆听了霍金的答案。
霍金身穿蓝底白格衬衣倚在轮椅上,偶然眨眼盯着轮椅前的计算机屏幕,上面闪动着讲稿中的英文句子。他用能活动的3个手指操纵鼠标在屏幕上选择字母造句,电脑语音合成器把句子“说”出来。为完成1个小时的录音演讲,他要准备约10天!
全场肃静,霍金搭在膝盖上并向上卷曲的左手微微蠕动,足足等了一两分钟,突然场内响起一个金属质感的声音:“你们能听见我的讲话吗?(Canyouhearme?)”全场回答“Yes”。银幕上打出报告主题:“哥德尔与M理论”。
在近1个小时的报告中,霍金介绍了有可能描述一切物理现象的M理论,又称超弦理论或膜理论等,还着重阐述了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提出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即在任何公理化形式系统中,总存留着在定义该系统的公理的基础上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问题。
霍金指出,目前关于宇宙的所有理论“既不协调,又不完善”,说明在物理学领域很可能存在类似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规律,因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
走近霍金
当你走近有些名人,会发现他的形象并不高大,甚至有些渺小;而有些名人,你距他越近,会发现他越加崇高和伟大。霍金就是后者。
霍金是深刻的。在爱因斯坦之后,他融合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探究宇宙根本,成就斐然。他最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有人说诺贝尔奖主要授予被证实的成果,而霍金的成果很难被证实。
霍金是乐观和幽默的。他认为残疾并未给他带来太多障碍,却能让他静静思考问题。2002年报告也体现了他的幽默。他说,如果在实验室中能制造出一个小黑洞,不要担心它会把地球吞噬,它会很快因辐射而消失,“不过小黑洞会很快让我得诺贝尔奖。”他用电脑合成的警报声代表他的笑声,他在答谢观众时用双关语表达对热情北京观众的感谢:“这里很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霍金的思想和事迹受到爆炸式追捧。他在微博上说几句会引起狂热跟帖;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万物理论》打动了万千粉丝的心。3月14日,他离开我们回到宇宙诞生之地,为他的传奇留下无穷无尽回音。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辣妹”(SpiceGirls)重组巡演的脚步近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属于“辣妹”的五年(1994-1998),她们卖掉8500万张专辑,“GirlPower”(女生力量)的口号响彻全球,在高度商业化的加持下把女权主义的种子种在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