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亚洲最享誉盛名的日本悬疑推理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近日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银幕。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温情的故事,虽然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知名度甚高,但并不是悬疑推理小说的代表作。即便如此,电影引发的一股“悬疑推理热”又要蔓延开来。悬疑推理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小说题材,其实这类小说作者写多了,读者看多了,一些套路也就慢慢浮出水面。
要写出一部相对成熟的悬疑推理小说,首先要设定一个死亡事件。死亡事件设定之后,再往里添加这个让死亡事件变得复杂的细节,然后再添加可以帮助破案的细节。这种写法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就是经不起剧透。就像是一个魔术,看的时候可能不理解,可是如果告诉你箱子后面有个出口,这个魔术一下子就没有了吸引力。
如果要让这部小说经得起剧透,就要往小说里添加和细节不一样的“事件”。事件和细节是不一样的,如果作者刻意提到一张桌子或者一把椅子,很容易让读者明白这个细节和重要剧情有关;而用事件来代替细节,会让整个推理过程看起来没那么容易。写作大师往往会给读者提供双重条件,比如一把椅子,可以成为嫌疑人定罪的证据,但大师在着重描写这个椅子是嫌疑人无罪的证据。比如东野圭吾的代表作《嫌疑人X的献身》,即使已经交代了那对母女是凶手,仍然着力描写她们不是凶手的证据。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过程,对作者平衡的把握能力要求非常高。
死亡事件总是要有杀人动机的。即使悬疑小说已经出版了成千上万部,但杀人动机无非分这么几类:第一类,感情。恋爱:恋爱还未破裂时因感情驱使,杀害第三者或者局外人;恋爱关系破裂后,向恋爱对象或者第三者复仇。第二类,财产。遗产:因为继承冲突而杀害竞争者或财产分配者;非法财产:因为财产的非法性遭到威胁,而杀害威胁者等情况。第三类,思想。通俗地说也就是因为三观不一致而杀人。第四类,权力。政治或者职场上因为政见不同或争夺权力而杀人。这些都是相对正常的杀人伦理,也有少数非正常伦理的杀人动机,比如杀人狂、怪癖、迷信等等。
如果要写作案人的犯罪手法,也有几种常见又合乎情理的情况可供选择。比如物理上造成伤害,使用钝器或者利器;化学上造成伤害,使用有毒的液体或者气体等;生物上造成的伤害,比如病毒、细菌、微生物等等。大多数情况下,作者不会使用不合常理或者技术手段没有达到的方式制造死亡案件,那样会让读者觉得小说脱离了实际,不可信,比如超能力杀人。
为了让小说情节有所起伏,作者还要设定凶手摆脱嫌疑的情节,这也是有几种套路的。第一种是凶手把自己伪装成受害者之一,但不致死;第二种是嫁祸,比如嫁祸给侦探,嫁祸给受害者或者路人;第三种把死者伪装成自杀,伪装动机、伪装手法、伪装场景;第四种难度比较大,凶手假装自己也死了,或是跑路成功;或是没跑路而是躲在现场某处,或是假装成了另外一个人。这类设定如果要合理,需要作者非常强的想象力。
很多悬疑推理小说喜欢用“老先生式”的人设。王小波在一篇文章里面写道,“毛姆是这样评论侦探小说的:此类小说自爱伦·坡以来人才辈出,培养出一大批狡猾的观众,也把自己推入了难堪之境。举例来说,一旦侦探小说里出现一位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老先生时,狡猾的观众们就马上指出:凶手就是他。”最典型的就是《少年包青天》,除了最后一案,其他几个案子的凶手都是看上去最老实巴交跟包拯关系最好的那一个,沈良,蒙放老师,卓云,戒贤大师,都是个顶个的老好人。柯南就更别说了,要是看到对柯南及三大混子格外热情的小姐姐,或是在一大群人里最不起眼常常被嘲笑的人,或是德高望重的某馆长老爷爷,那么这一集可以不用看了。
有了杀人事件,把常用的杀人动机、犯罪手法和摆脱嫌疑的情节合理地排列组合一下,再用个百试不爽的“老先生人设”,一部悬疑小说就出炉了。当然了,如果要写出精品的悬疑小说,恐怕不只是“套路”这么简单。
新闻推荐
《人民的名义》戏骨吴刚成GDP表情包今年爆火的电视剧,当然少不了《人民的名义》。该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度,更是捧红了一众老戏骨。作为翻红的代表,第一位当属饰演达康书记的吴刚。剧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