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最有名的“海盗”走下黑珍珠号后,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被好莱坞的“后浪”拍死在了沙滩上。
4月,巨星约翰尼·德普的新片《超验骇客》在中美同步上映。截至6日凌晨,这部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影片在全球仅取得了5443万美元票房,北美票房仅2133万美元。
其实,自离开《加勒比海盗》系列之后,德普主演的多部影片都在票房上败北。2012年的《黑影》投资1.5亿美元,北美票房7972万美元;去年的《独行侠》投资2.15亿美元,北美票房8930万美元。
美国业界在质问德普“这还是约翰尼·德普吗”的同时,也质疑曾经的好莱坞最富男星变成了“票房毒药”。
不过,与在美不受待见形成对比的是,《超验骇客》在中国内地已收获1.26亿元票房,这也是继《云图》《劫案迷云》《金蝉脱壳》等片之后,中国再一次成为好莱坞烂片的第一票仓。
虽然这些影片在华卖座与内地电影市场的日益繁荣不无关系,但记者采访了多位国外影评人与电影业内人士,这些由“老明星”主演的电影美国观众并不买账,是因为他们更在乎电影的牌子,而中国观众更在乎明星的名头。
【业内解读】
美国 年轻观众看电影不太在乎明星
像德普这样的巨星,如今在美国却无法赢得票房,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成员、知名制片人杰拉尔德·皮尔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与美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有关。
“一般而言,40岁以上的美国观众会根据明星选择想看的电影,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则不会太考虑明星因素,他们通常会选择熟悉的系列电影,如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或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皮尔里说。
在皮尔里看来,无论是约翰尼·德普还是尼古拉斯·凯奇,“这些明星大多是因出演系列电影笼络了很多影迷,而这些影迷多为年轻观众,但大多数美国的年轻观众不会去关心他们不熟悉的电影”。
中国 惯性思维巨星出演的都是好电影
与美国不同年龄层观众选择观影的差异化不同的是,中国观众不论什么年龄,都很“迷信”巨星,这种观影习惯其实也是由引进片长期“培养”出来的。
有院线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早些年,中国每年的引进片数量很少,出于票房考虑,肯定会优先选择商业大片。中国观众养成到电影院观影的习惯也就是这几年才建立起来的。在这过程中,国内的观众或多或少地都看了这些巨星的影片。”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观众恰好看到的都是这些明星比较卖座的电影,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电影都是好的,因此产生了信任感。正是这种长期被培养起来的信任感,让中国观众“在看到电影海报上印有某位巨星出演,就会不自觉地期待”。
对此,好莱坞编剧、制作人丹尼·麦肯锡也表示认同,他还指出,不仅是中国观众,日本、韩国等很多地方的观众都是这样,因受到市场配额制度的限制,当地观众能看到的好莱坞电影有限,在惯性思维里已认定某好莱坞巨星主演的电影都是好电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影在北美卖得不好,但海外票房却相当惊人的原因。”麦肯锡说。
【本质】
曾参与多部影片宣传策划的陈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大片打着“某某明星”的旗号在中国上映,以消费好莱坞明星为主的宣传策略,与很多中国电影的宣传手段并无区别,本质上来说都是走“粉丝电影”的营销路线。
既然是“粉丝电影”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能有不俗的票房。
“看看去年的《小时代》,从导演郭敬明到演员杨幂都拥有‘恐怖数量级\’的死忠粉丝,即使铺天盖地的恶评也没能阻止粉丝的‘狂欢\’。”陈小姐说。
(张婷婷)
新闻推荐
左起:黄晓明、宋慧乔、章子怡、吴宇森、金城武、佟大为、长泽雅美、吴飞霞、王千源法国当地时间5月17日下午,史诗巨制《太平轮》在戛纳电影节举办了海外新闻发布会,导演吴宇森携主演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