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临港经济发展区(于伟摄)
惠科员工在调控设备(洪刚摄)
永贵科技生产车间(于伟摄)
近日,涪城区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1至6月,涪城区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5.06亿元,同比增长1.9%,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排名县(市、区)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
这张靓丽成绩单的背后,是涪城克服疫情影响,精准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干结果。今年以来,涪城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实服务之策、夯实产业之基、做实便企之举,让辖区企业“动起来”,让高质量发展引擎“转起来”。
□杨海燕陈正
抓实服务之策力保企业复工复产
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涪城区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审时度势、迅速调整防控策略,率先在全市响亮提出由“单线作战”向“双线作战”转变,及时成立复工复产工作组,全方位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重大项目、建筑工地、市场经营主体等复工复产;及时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21条政策措施等系列“硬核”措施,打出了一套推动支持复工复业的“组合拳”,激励各行各业迅速按下加快发展的快进键。
涪城区按照“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一名区级领导、一个区级部门、一个项目专员”的“三个一”服务专班制,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落实体温检测、个人防疫等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
为进一步做好生产型工业企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场所人员防控工作,涪城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工业企业复工工作要求》。出台了《涪城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对生产应急物资企业及其他中小微企业在生产要素、厂房租金、税收、贷款期限等多方面通过补助、补贴和延期等形式给予支持。
在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中,涪城区逗硬执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重大产业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项目工作专班,一套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良好格局。同时,积极协调解决材料、物流、资金、防疫物资等方面困难,坚持挂图作战,主动担当起企业“服务员”。
“口罩紧缺、交通不畅等问题,都有专人对接。很多时候是上午反映,下午就能得到反馈,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很高。”惠科项目行政部主管袁嗣俊介绍,复工复产之初得益于政府帮助,企业很快就步入正规,“真的感谢涪城区的各级工作人员,他们太给力了!”
稳岗就业,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破解疫情期间区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用工荒”难题,涪城区全面收集辖区企业用工
需求,按行业类别、技能特长进行了分类汇总、建立台账,并依托各镇(街道)收集务工人员需求信息,将其精准推送至辖区内企业。同时还通过线上招聘与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就业成功率。
针对区内就业供需失衡的情况,在稳控本地务工人员就近就业的基础上,涪城与三台、盐亭、梓潼、平武等周边劳动力资源丰富、疫情病例较轻的4个县开展区域就业协作,签订《区域就业协作备忘录》,对来涪就业人员,安排专车免费接程或据实报销车费,切实提升来涪就业吸引力,有效解区内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用工荒难题。
夯实产业之基力推产业集群发展
作为市主城区,产业空间不足、项目承载能力不强已成为涪城区发展的瓶颈。
对此,涪城区重新审视区情,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布局做了新的调整,规划了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临港经济发展区、中心城区、农旅融合区,打造“四片联动”的发展格局。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和临港经济发展区作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是承接和培育优秀产业项目的承载地和主阵地。近年来,涪城区以加快培育形成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为支柱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3+1”现代工业体系,推动集中集聚集群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7.5%。
服务业是城市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上半年占涪城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70.8%。
根据规划,涪城区聚焦四大片区服务业的关键节点发力。目前,中心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得到稳步提升;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抢抓绵阳城市新中心建设新机遇,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1+X”服务体系高效运行;临港经济发展区以产促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旅融合区坚持农旅融合,休闲旅游、民宿度假等新业态培育成效初步显现。今年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84.45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6月9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服务业
发展大会上,涪城区被评为“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
“四片联动”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在临港经济发展区,已集聚了绵阳惠科、龙华凤凰膜都、富临精工等亿元项目23个,特别是总投资240亿的绵阳惠科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年税收10亿元;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涪城区属范围),自2019年科技智谷科技园区开园以来,已引进“5G+物联网”智慧健康项目、绵阳摩米创新工场项目、北斗互联网研究院项目等科技创新型项目64个。
做实便企之举力促营商环境优化
“目前2.5米宽幅偏光片基膜生产线已进入最后安装阶段,预计8月20号左右开机试生产。”在位于临港经济发展区的龙华薄膜厂区,公司凤凰膜都项目负责人罗林介绍,生产线4月启动建设,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得益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调,建设十分顺利。
据了解,总投资5亿元的2.5米宽幅偏光片基膜生产线是龙华薄膜OLED显示和5G通讯膜材产业化项目的第一条生产线,也是全国首条偏光片基膜生产线。
“各种审批流程都得到了优化提速,特别是在协调外国专家来绵开展设备调试方面,在资料审核、签证办理等方面开启绿色通道,大大缩短办理时限。”罗林说,正是因为有这些优化服务和便利举措,项目建设才能快速推进。
这只是涪城区今年上半年提升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涪城区持续深化“三度服务”,着力破解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在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企业“最多跑一次”、开办全流程“小时办”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积极推动企业开办“更优流程、更少材料、更短时间”。
“您好,您的银行开户申请我们已经收到,请您明天下午到我行办理相关事宜……”提交申请不久,市民张女士就接到了银行网点的预约电话,这让她惊喜不已,“才交上去几个小时,就接到通知了,真的是太给力了。”
涪城区行政审批局工商登记股股长陈德刚介绍,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他们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突破口,通过市企业开办协同服务平台进一步延伸服务,新开办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由工作人员协助登陆该平台,即可一次完成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登记信息确认、发票申领、社保登记等相关资料填报,系统将自动生成企业需求信息表单传递给各协同办理部门,各部门收到信息后即刻受理,并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消除了企业和办事群众“多头跑、反复报”的弊端。
同时,涪城区还积极探索容缺后补、预约办理、告知承诺、延时服务、集成服务等多种审批服务模式,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再难、不再烦”“少跑路、不跑路、不跑冤枉路”。截至7月中旬,涪城区共计简化办理流程389个,实现了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上平均提速76.32%,按时办结率达100%。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在涪城区行政审批局登记的新办企业达到了2449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讯(彭彬记者赵斌文/图)入汛以来,梓潼县根据强降雨、暴雨极端天气增多,极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际,充分发挥防...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