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罗敏本报记者朱斗峰
神国清,从昔日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成为今天江口镇金钟村远近闻名的“牛郎”。他虽为贫困户,但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2017年,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骑”着牛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今年已经67岁的神国清,是金钟村四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在家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毅然决定回乡创业。2017年春节后,经过多方考察、核算,他决定养殖肉牛。如今,规模已从当初的5头发展到现在的21头。2018年、2019年先后被市、县人社局表彰。
“2017年之前,神国清在山西太原当建筑工人,2017年春节,他回村以后,找到村上,表达了想要养牛的想法,当时我们就带他们到白龙,还有梓潼去考察了养牛场,回来以后,我们就开始发展养牛产业,从当初的五头牛到现在的全村150头,带动个人增收10万元左右,成为贫困户中的致富带头人。”江口镇金钟村第一书记李欣佳说。
“以前我们在外头打工,确实也不是长久之计,回来后,养了几头牛,现在有20多头牛,我估计这个利润还是可以,一头牛能赚个四五千块钱,还是利润可观的。”神国清说。
在养牛初期,神国清紧紧依靠党的脱贫政策,在帮扶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建牛棚、选牛种、参加技术培训,虚心学习肉牛饲养知识,平稳地度过了风险期。在养殖期间,他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精心护理着自己购买回来的肉牛。吃水不忘挖井人,神国清一提到帮助过他的人,心中就泛起诚挚的感谢。
“从修圈到养牛,帮扶干部都一直很关心。从这个资金方面,国家的补贴啊,昨年劳动保障所的奖金啊,这些都是他们一手帮到位的。”2019年12月,村民神国清说。
神国清在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后,他还积极指导其他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辐射带动了本村的刘占学、神元乔、神国贵等三户老百姓养殖肉牛约130头。
“我看神国清养牛养得好,自己也想养,神国清帮了我很多养牛方面的知识。我现在养了30头牛,收入很可观。”村民刘占学说。
在带动刘占学几户养殖肉牛后,神国清还经常给其他群众传授肉牛养殖经验,希望他们也一起养牛脱贫增收致富,他的创业故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让许多贫困户备受鼓舞。
“除了神国清的个人产业,我们还结合金钟村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了沿河的渔家乐,到目前为止我们村在建并已营业的渔家乐有23家。在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上万元。”2019年12月,李欣佳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瑾)为庆祝祖国七十华诞,展现师生艺术风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12月5日,梓潼县黎雅中学举行了“庆祖国七十华诞,扬黎雅...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