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梓潼 > 正文

做想做的事 不亦乐乎

来源:成都商报 2019-10-06 02:05   https://www.yybnet.net/

谈论身边的老人,我们常常比较,有的人老得快,一年不见感觉老了好几岁;有的人老得慢,什么时候都精神抖擞哪里像老人?很多时候,精神状态决定身体状态,当人觉得过得越来越精彩,活得越来越有期盼,就会觉得越过越年轻。

“大周末”曾收到过一位老人的来信,他说自己退休之初的半年,天天沉迷麻将,很快“将军肚”就起来了,上下楼觉得脚上没劲,“更令人不安的,是一种空虚无聊的危机感冷冷袭上心头,发热发光的生命难道画上句号了吗?”

这位老人选择投入到一种球类运动中,他在其中找到了乐趣,交到了新的朋友,老年的生活又重新闪亮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懂得生活了,他们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中,过一种有激情、有色彩、有挑战、有创新的老年生活。

退休了专心搞好吃的,

欢迎朋友来品尝美食手艺

起床就看见老赖给我的微信留言:中午过来吃饭,尝尝我的又一新菜品。

老赖和我是同事,前年我俩一起退休,上班时他就给我讲过无数次他很喜欢下厨房,还说过他父母的寿宴是他做的,弟弟的婚宴也是他指挥的……总之,他就是对烹饪感兴趣。

退休没几天,我就被盛情邀请到老赖家吃“退休宴”。当时他在客厅摆了两桌,请了几个老兄弟老姐妹。老赖和老伴拴着围腰忙来忙去,坚决不要我们帮忙,我们只管喝茶聊天、嗑瓜子、打牌……

凉拌折耳根、麻辣兔丁……退休宴上的九样菜,有五样都是凉拌,剩下的是宫保鸡丁、豆瓣鱼、番茄煎蛋汤,最后一样是老赖自称的“拿手菜”,叫“回锅肉大片片”。

席间,有点牙尖识怪(四川方言,形容爱说人长短)的张老姐悄悄说:“老赖就爱吹他菜做得好,好啥子嘛,农家乐!”我们相视一笑。又有人说:“老赖弟弟结婚幸亏是上世纪80年代哦,那时候人的要求简单,只需图个喜庆。难怪他儿子结婚说啥子都不要他老爸参与做婚宴,要不然肯定搞成街边小吃摊。”

几盅下肚,老赖说:“退休了,我就专心搞些好吃的,随时请大家来品尝我做的美食手艺哈!”

其实大家对老赖的手艺并不认可,主要只因他平时把厨艺“吹”得太精彩、把大家的胃口和期望值吊得太高了。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十分感谢老赖的热情。

此后,他时时叫我们到他家领略他的厨艺。他还不断地在增添设备,面积不大的厨房被崭新的厨具映照得亮亮堂堂。光墙上架子,就插满了明晃晃的大菜刀、小菜刀、剔骨刀、大砍刀,还挂满了小锅铲、大漏瓢、肉叉叉,另外还添置了烤箱、烘箱……真是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走进老赖的厨房,好像踏进了厨具小小展览馆。

的确,老赖做的菜一次比一次好吃,花样一次比一次翻新。并且很多菜还有他的自冠名,真让人新鲜又好奇,巴不得赶快见识一下,尝上几口。

这天老赖又约,我格外兴奋,一路上想着又有什么新花样。照例是大家摆龙门阵、打麻将,照例是老赖两口子在厨房忙活,照例是一阵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后开宴上桌。

老赖端来一电磁炉,炉上是一口带盖的小锅,“这道菜叫‘于无声处听惊雷’!”不一会,随着电磁炉升温,锅里突然噼噼啪啪一阵爆响,众人惊吓之余,老赖神秘地揭开锅盖,烟云缭绕、味香扑面,锅里是一条黄闪闪的大鲤鱼。原来鱼身下放了几只鱼泡,一经加温便膨胀爆裂,盖在锅中声如闷雷。

大家一阵欢笑,笑声中老赖的又一道菜到了。“这叫‘呵欠呵欠’!”老赖又一次揭开锅盖,强烈的辣味呛得大家打喷嚏、流眼泪。原来这是呛辣油爆虾,上桌后猛开盖子,瞬间辣呛味便四溢扑面。

老赖平时还要做蛋糕、面包,自制辣子酱……我们这帮人自然大受其益喽。有次我旅游回来,只想吃老赖的自制辣子酱,放下行李就奔他家去了,一到门口我脱口就叫:“老赖老赖,家有好菜!快快开门!”

我们这些退休老人,能有今天这样的乐趣和幸福,全是因为赶上了今天的好时代。重阳佳节又至,愿老赖的厨艺更好,愿我们这些老人们更快乐健康!(千里)

我们这群人出去耍,

不仅要看风景,还要吟诗作乐

都说小娃娃喜欢耍,其实哪个年龄段的人不喜欢耍嘛?我们这些老年人,莫看活了几十年,耍心还大得很。你看嘛,平时在公园和广场坝坝耍的,不少是老年人;白天走进歌厅,几乎每间包房都是老年人在放声高歌;旅行社的大巴上坐起的,也几乎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喜欢耍,老年人有时间耍,要带孙儿的除外。

今年,我已出去耍了好几回了,不是跟耍得好的文朋诗友约到一起出去耍,就是受邀参加采风活动。张家界、罗江、巴郎山……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我们这群人出去耍,跟别人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仅要看风景,还要吟诗作乐,吃饭前要朗诵诗,路上呢,还要斗诗。记忆中最好耍的一回,还是参加“重走金牛道”的采风活动。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是古蜀国通往八百里秦川的一条古道。时光飞逝,原汁原味的金牛古道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在罗江白马关、梓潼翠云廊等地还保存着几段称得上古道的金牛道。

随金牛作协一行人从成都出发,经德阳、绵阳、江油、梓潼、剑阁、昭化、广元等地,历时十天,最后到达陕西汉中,然后沿另一条路线返回成都。

我们“重走金牛道”,绝非像有人说的那样,“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去一问,啥也不知道。”出去耍,就是要耍出点儿名堂来。想起那年去北京旅游,同队一女士,到了首都,不去游览故宫,也不去游览长城,要去逛服装店。逛服装店就在成都逛了嘛,何必千里迢迢跑到北京逛?

一路上,大家探幽索隐,谈古论今,时不时地吟诗一首。

在去剑门关的路上,我自己写了此行的第一首诗《古驿道》:落叶,风遗失的邮件/拾不起古柏的影/蜗牛用最快的速度穿过/一个形容词/驮着无法安放的壳/她的背影,墨色未干/最瘦的繁体字/两千多年,一转身/华丽,却苍白,晦涩/文字里响起马蹄声/一路风尘,驿站的烛光/照亮了最后一朵雪花/听箫,酒碗里/有一轮长安的明月。

在明月峡,走在嘉陵江边的古栈道上,同行的诗人絮紫对我说:“在走完栈道之前,你如果能以《明月峡》为题作一首诗,回了成都,我请你好好吃一顿。打油诗不算。”

我不想她小看我,一番苦思冥想,终于在走到栈道尽头前,作诗一首:明月峡,有马道,船道,古栈道/还有火车道/低头俯瞰,浪花都在险要处/抬头仰望,一只苍鹰在山顶盘旋/江水不断,两岸青山流不走/英雄豪杰都不见/明月夜,走在长长的古栈道/会遇见谁?/一个打捞月光的古人。

还好,不是打油诗。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不只有油盐柴米、锅碗瓢盆,还有诗与远方。走,出去耍。又去哪儿?去我们想去能去的地方。(孔兴民)

把K歌软件玩得贼溜,

还和戏迷乡党在软件里合唱

婆婆一直生活在农村,这些年,特别是公公过世后,婆婆就一直和我们生活。她老人家爱干净,人也勤快麻利,把我们一家照顾得没得说。可自从儿子上了大学,我整天忙于看书写作,明显看着婆婆落寞了。

我和老公一商量,干脆给婆婆买了个智能手机,她老人家爱听、爱唱秦腔,有了手机,随便一搜,想听啥有啥。开始婆婆死活不答应,说老人机她用着都费劲,连接听个电话都经常摁错键,智能手机哪是她能摆弄得了的?

但老公还是执意给她买了个大屏智能手机,拿到手里,我赶紧就给老人家搜了一段秦腔名家肖若兰的戏,婆婆听到那婉转的唱腔,就跟着哼唱起来,我一下子惊呆了,夸张的大喊道:“妈,我咋都不知道,你秦腔唱得这么好!那调调,那声韵,特别好!”老公也跟着直夸婆婆唱得好。

婆婆眉开眼笑地说:“那牛皮还真不是吹的,妈当年在生产队里干活,每次休息时,大伙总喊我唱戏哩,说听了干活都有劲了!”我灵机一动,赶紧在手机上给她下载了K歌软件,选了一首《三娘教子》,随即摁下录音键,让婆婆跟着节奏唱。没想到老人家入戏极快,一口气漂漂亮亮唱了下来,我立刻上传到网上和朋友圈,点赞叫好的留言一片,乐得老人家在厨房里做饭都哼着秦腔。

接下来的几天,我手把手的教婆婆怎么录秦腔,开始婆婆还眼拙手生,生怕把手机弄坏了,我就一遍遍教。为逗她开心,我还把调子跑得没远没近地唱了几句,把婆婆逗得前仰后合。很快老人家就记住了怎么操作,当她完完整整的把一首《花亭相会》录好后,我一听,婆婆唱得还真有味道,我对她直竖大拇指。

如今,婆婆已爱上了智能手机,她和老家的亲戚用微信视频,聊得不亦乐乎。她竟然把K歌软件玩得比我还溜,还和一些陕西的戏迷乡党们在软件里合唱,韵味十足。

(李仙云)

晒起退休后的享受,

我的最没档次但却最浪漫

一次聚会,老哥们老姐妹们围坐一起,聊着聊着竟争先恐后地晒起退休后的“享受”来。这个晒如何漫游世界,那个晒儿女怎么有出息;有的晒珍宝收藏,有的晒书画获奖……比较起来,我的享受最没档次。不过,不怕献丑的我,仍晃着脑袋大晒了一番我的享受——陪老伴走步。

退休后“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对我有着莫大的磁力。因此,每天午睡后我就出去走步,不是小步小步地缓走,而是大步大步近似小跑的快走,每次回家总是气喘吁吁,一身臭汗。

后来忙别的事,白天无暇多顾,我只好晚饭后跟着老伴出去走。

老伴的走法是缓缓而行,十分随意。开始我老觉得不爽,日子一长也慢慢走出了味道。走着走着,我们时而说说话,时而看看街景,时而在小摊前瞅瞅,时而听听广场歌声,或驻足欣赏老姐妹们的舞姿,偶尔老伴还低声哼上几句……久而久之,这种走法使我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从没有过的惬意。走着走着心也宽了,气也顺了,身心都轻飘飘的,仿佛是游弋的闲云。

两相比较,我更喜欢今天这种走法,就是走走而已。我们穿街过巷,无忧无虑,无论在车流霓虹中,或在陋巷寂静里,还是在公园的幽幽曲径,一路信步走去,有时竟“忘路之远近”。这时老伴就会拉拉我的衣角,“老头,该回了吧!”于是我们才踏着不知何时洒下的星光月色慢慢往家走。如果哪天没跟着老伴走步,或老伴缺席,我都会感到少了点儿什么,浑身不自在!因为它已成为我黄昏生活最中意的享受。

令我大感意外的是,当我晒完我这没档次的享受,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老哥们更多的是给我点赞,翘大拇指,令我真正飘飘然的是,老姐妹们的一片赞许:这才是“执手偕老”的最美享受!(石尔)

父亲年轻时开过十多年大货车,后来母亲怕他年纪大了出事,就没让他开了。这两年,父亲偶尔借我的小车过过车瘾,我不明白,他最大的兴趣是打麻将,怎么突然做代驾了?父亲告诉我,他做代驾收入不错,上个月拿到4000块钱。他说打牌纯粹是消磨时光,代驾不仅可以挣到钱,还能帮助别人减少事故,多好的差事!

当上代驾的父亲现在是我们家话最多的一个人。看他沉浸其中,意气风发的样子,我也觉得这工作确实比打牌要好上几倍。不过全家人也都嘱咐他:慢点开,晚上不接活,安全和快乐并列第一。

现在的父亲,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他是一个快乐的小老头。(刘亚华)

退休了,闲暇时间也多了。问题就出在这个“闲”字上,闲而无事,久而久之也就有“事”了。老有所为,我便没事找事呗。

学了些做菜的方法来实践,好坏儿女不怪,老伴不究。时间一长,技艺大进,听着他们的赞扬,我是笑在脸上、喜在心头。为了充实我那不大不小的院儿,我养起花草,该浇水浇水,该松土松土,该剪枝剪枝,该翻盆翻盆,反正该花费的时间就去花费。更多的还是看书,看着看着就有了那么一点点书写的冲动,也是优劣不论,好坏不求,只是有情就抒、有感就发,陶冶一下自己。闲时拿出,翻翻看看,孤芳自赏一下,偶尔也会念给家人一听,自有一番情趣。(陶诗秀)

老爸今年六十有五,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退休后,他欣喜地拿起了笔,一个劲儿地说:“这下我可以写个够了!”

老爸练书法的事被邻居们知道了,于是大家都过来看他写字。后来,他们也都按捺不住接过了笔。老爸见大家有热情,索性买回毛笔和宣纸,这样,凡来串门的人也都有机会一起练习。

来练字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建议老爸开个培训班,收点学费,还可以赚一笔。老妈听了,也怂恿他开。老爸经过思考,决定开个免费培训班,来学书法只有一个条件:每个月跟他一起到社区做一次公益书法课。如今,老爸开办“书法培训班”已有5个年头了,看着他无比快乐的样子,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林金石)

新闻推荐

绵阳再出发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刊

1949-2019。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绵阳,这座曾经籍籍无名的西南小镇,一路昂扬奋进,一路奔腾向前,华丽转身,破茧成蝶,成为...

梓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梓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做想做的事 不亦乐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