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梓潼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家国情怀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9-30 07:32   https://www.yybnet.net/

邓稼先在试验场

工作中的邓稼先

两弹城

邓稼先旧居

邓稼先卧室书架

两弹城宣传牌

邱光华机组纪念雕像

大型青铜浮雕“山川永纪”

绵阳学生参加电视台防灾节目录制

新中国建立和建设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在绵阳这块热土上流血牺牲、艰苦奉献,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近日,记者走进这些在绵州大地上留下“红色印记”的地方,重温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们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弹元勋邓稼先旧居:

照片背后的“红色故事”

在梓潼县长卿山山脚下,有个神秘的地方,四周苍松翠柏,群山环绕,一栋栋红色砖瓦小楼隐藏其间。这里就是曾在中国军工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两弹城,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旧居。

走进邓稼先旧居,迎面而来的墙上“邓稼先旧居”几个字,是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题写的,塑像是邓稼先80岁诞辰时,许鹿希专程从北京送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是张爱萍将军所题。

邓稼先旧居的卧室很狭窄,一览无余。书架上当年有不少专业书籍,在邓稼先去世后,他的夫人把书全部捐给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技图书馆。

墙上四张照片,记录了邓稼先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一张是邓稼先的博士照。1948年,邓稼先到美国普渡大学读博士,他学习非常刻苦,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便修满学分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获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便毅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还有一张照片是邓稼先在接受任务时拍的。他回到家里对许鹿希说:“组织上有调动,我不能照顾家和孩子了,通信也很困难。”夫人问他干什么。他只是说:“做好这件事,对我的一生都有意义,就算让我去死,都是值得的。“从此,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在梓潼工作14年期间,许鹿希经过组织批准,来看望过他一次。邓稼先离世前,他对许鹿希说:“我生前从未向组织要求过什么,我死后也不要,在我死后就把我的骨灰放在我母亲墓旁。”

另外一张非常重要的照片,代表了邓稼先身体健康的一个转折。1979年在新疆的戈壁滩进行一次核试验时,飞机空投失败,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一百多名防化人员进入现场,都没有找到核弹的碎片。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实验数据,邓稼先决定亲自到试验场勘察情况,但是遭到大家反对:“你是院长,怎么能亲自冒险进入现场呢?”他却说:“就因为我是院长,所以我必须去。”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冲到试验场找到了核弹的碎片,并近距离地进行观测研究。通过他的分析,最终确定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飞机在空投的时候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的技术研究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操作上出现了失误。

当时他长出了一口气,对于祖国和人民,他终于有了一个平安无事的交代。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肯定出事了。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核弹里放射性钚的危害。几天后,邓稼先到北京住进医院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尿已经有很强的放射性,白血球内染色体已呈粉末状,肝脏也严重受损。意识到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平常不爱拍照的邓稼先,主动要求与同事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作为留念。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铭记灾难,从悲壮走向豪迈

位于北川曲山镇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以地震为主题的国家级纪念馆。近日,记者来到这里,远远望去,两片铁锈红的斜式建筑从绿草茵茵的山坡中破土而出,像一道惊天动地的“裂缝”。

在纪念馆馆内,收藏着几片飞机残骸,这几片飞机残骸记录了5位雄鹰战士翱翔天空,参与抗震救灾的最后时刻。飞机残骸陈列台后矗立着邱光华机组纪念雕像,5位空军战士围在地图前观看飞行线路,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时间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5月31日12时,接到团长命令,机长邱光华和副驾驶李月、机械师陈林立即作飞行准备。得知机上还缺一名空勤机械师和地面警戒员,正在午休的王怀远一跃而起。快要起飞时,一直在帮各机组装卸物资、地面警戒的士官张鹏也蹦上了直升机。

这是他们执行的第64次救灾任务。从理县返航约半小时后,直升机进入银杏至映秀上空,这里山高谷深,有的地方两山间的空隙还不到300米。

午后的山区,天气变化迅速,直升机进入山谷不久,突然出现大片浓云密雾,一下遮蔽了这个狭窄的通道。“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留下的最后的声音。

直升机不幸失事,雄鹰一样的5位勇士,永远地汇入到了川西北的青山之中。

2008年6月10日10时55分,经过10天全力搜寻,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纪念馆主题展览“山川永纪”生动地再现中国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科学发展这一段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光辉历史。轻轻漫步在纪念馆,无论是一楼大厅左墙名为“山川永纪”的大型青铜浮雕,还是布陈在各个主题展台前地震中惨遭损害的一件件实物,或是陈列在展厅里的抢险救灾物资、工具,亦或是灯光映衬下再现救灾场景的照片墙……整个纪念馆以庄严肃穆之气呈现了一股直扺人心的抗震救灾精神——“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不只是镌刻在主厅入口的石柱上,也时时刻刻激荡在每一个走进纪念馆观众的心中。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5·12地震已过去十一年,十一年间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记者来到二楼展厅,一张张反映灾区重建后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照片如一幅幅美好画卷徐徐展开眼前。十一年巨变跃然眼前,灾区已从悲壮走向豪迈。

主编刘庆责编佘小玉

供稿赵斌李春梅

组版李玉梅校对王莉萍

新闻推荐

不忘职业初衷 牢记教师使命 东风幼儿园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

重温“教师誓言”本报讯(张先菊史丽萍文/图)金秋九月,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感恩的季节,一个属于教师的季节。在第35个教师节来...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家国情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