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梓潼 > 正文

这是一座建设得很好又很干净的城镇

来源:绵阳日报 2019-05-19 06:54   https://www.yybnet.net/

伊莎贝拉·伯德

(资料图片)

伊莎贝拉作品

(资料图片)

现在的铁匠巷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也叫做《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一书是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在长江流域及川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而写的见闻游记。书中,伊莎贝拉·伯德从剑阁到了梓潼,见到了一路上桃红柳绿以及赶着去七曲山大庙里祭拜的百姓。在梓潼呆了几天后,伊莎贝拉·伯德沿着金牛古道来到了绵州。

□本报记者郑金容

从上海到四川再到西藏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Bird1831~1904年),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性旅行作家,也是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她的一生先后游历了美国、意大利、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新西兰、夏威夷、日本、朝鲜和中国等地。1898年60多岁的伊莎贝拉·伯德来到中国,独闯长江,深入川藏人迹罕至的地区,写出了数十万字的考察游记,后出版了《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向世界传达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及其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

伊莎贝拉·伯德在长江及川藏地区的游历路线为:乘木船从上海经镇江、芜湖、九江至汉口,由汉口到宜昌。通过乘帆船从宜昌起行,穿过壮丽的长江三峡,经奉节到达万县,从万县走陆路经梁平(梁山县)、渠县、营山、南部到达阆中(保宁府),再经苍溪、剑阁、梓潼、绵阳、彭县、灌县到达成都,最终从汶川、米亚罗到达马尔康,再从成都乘船过重庆向东返回上海。历时15个月,通过拍摄照片和文字记录下了100多年前在晚清政府统治下中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晚清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正逐渐改变。书中写道,“虽然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自给自足的经济仍是主体,但长江下游尤其是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比重正不断增加,上海已经是个东方的金融之都。”

19世纪末期的中国,近代经济体系已初具雏型。然而,晚清社会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作者在长江流域游历之时,正值甲午战败,整个社会弥漫着仇洋、排外的民族主义情绪,因此伊莎贝拉·伯德也曾遇到一些暴力对待,这些经历在书中也有记录。

沿金牛古道来到绵州城

在离开梓潼县城后,伊莎贝拉·伯德沿着金牛古道向西去往绵州。3月28日,她到达了绵州,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闹。在书中,她写道,“这是一座大约6万人的城市,它是至今我在四川见到的最大的城市。”还未抵达成都的伊莎贝拉·伯德见证了当时绵州城的规模与繁华。

“绵州的地理位置很稀奇,它坐落在涪江盆地里,虽然在成都之北靠近分水岭,却处于比岷江的盆地还低的地平面上,一道低矮的山岭将其与盆地分开,因此绵州实际上低于成都250英尺,其海拔高度为1350英尺……”在书中,伊莎贝拉·伯德记录下了她对绵阳城的最初印象,从文字中可以看出她对绵阳这座城市的喜爱。“这是一座建设得很好又很干净的城镇,城墙完好,护城河被漂亮的卵石混凝土堤岸保护得很好,有8个斜面。涪江上可以行船,涨水时,船走下水六七天可达重庆。”

伊莎贝拉·伯德坐船过涪江,进了城市中心。最初绵州城在涪江的东岸,即今天韩家脊、富乐山一带,但由于自唐代以来多次洪灾水患,绵州城慢慢从涪江东岸搬移到涪江西岸。据《绵州市志》记载,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白莲教攻至绵州,知州刘印全为抵抗义军,倡导修城,官绅民众捐银数万两,昼夜兴工,仅用40天就在原城的基础上扩建了城市。因此伊莎贝拉·伯德来绵州时,看到的城市景象主体规模是1800年扩建后的城市。

城里店铺多商业发达

“忙碌拥挤的街道商铺成型,其中陈列着可以想象到的铁器,从外科手术器具到铁锹、铧头、熟铁锻打的器具,这种店铺整整有半英里。”伊莎贝拉·伯德渡过涪江后,来到了繁华的绵州城里,看到了城市里的社会生活场景。她书中关于铁器的店铺指的是铁匠巷里的各种铁器店。

绵州城建专家汤毓良告诉记者,1800年刘印全新建绵州城后,绵州城共有街道22条,巷道15条,经过发展,绵州城里形成了一些以集市贸易命名的街道、巷子。铁匠巷就是长期交易铁器铁具的街道。此外,当时绵州城还有布壳街、盐市街、油市街、棉花街等等,这些街道巷子也反映了绵州商业的成熟。

“绵州的大生意是丝绸,有很多丝绸交易的场所,此外街上还有外地的皮毛、锦缎、丝绸、家具和药材,这些店铺有各种值钱的东西,显示了附近地区有很强的购买力……”书中除了记载伊莎贝拉·伯德看到了绵州城繁华的商品交易,还看到了商店里陈列着德国和日本的小摆设、外国纱等,说明清朝末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大量国外的生活生产用品进入了内陆,位于川北的绵州也卷入了时代大潮流中,国外的产品也进入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3月31日,伊莎贝拉·伯德离开绵州,去往成都。随后她穿过了富庶的成都平原,翻越了海拔四五千米的川藏雪山,历尽艰险,旅行结束后回到英国写成《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并将沿途拍摄的100多张照片附于书内,更加直观地反映时代及当时社会风貌。

人物档案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Bird1831~1904),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性旅行作家,也是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她的一生先后游历了美国、意大利、阿尔及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新西兰、夏威夷、日本、朝鲜和中国等地,其主要著述有《英国女人在美国》《宗教在美国的方方面面》《古老爱丁堡的注脚》《夏威夷群岛》《一位女士在落基山的生活》《在西藏》《朝鲜和她的邻居们》《跨越长江流域》《中国图象记》等。

新闻推荐

绵阳市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

本报讯(记者邓娟)“以前这片地小块小块的,想流转无人问津,如今却成了香饽饽。”近日,涪城区玉皇镇斑竹村党支部书记刘永贵站在...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这是一座建设得很好又很干净的城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