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许睿记者李春梅)近年来,绵阳市将法律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公共法律服务范畴,通过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出台《司法行政服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为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一条龙”“一站式”专项法律服务,助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6月6日,在高新区“建设者之家”公共法律服务站,河边镇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白春林正在调解一起劳动纠纷案件。去年9月13日晚,来自梓潼县白云镇长春乡三组的村民化琼在河边镇的一家工厂内摔倒受伤导致左手粉碎性骨折,治疗花去两万余元,而这笔费用如何报销成了难题。化琼多次与厂方就费用问题进行协调,都未达成一致。作为农村进城务工
人员,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成了化琼唯一的希望。今年4月,化琼找到了位于高新区建设者之家的公共法律服务站。通过人民调解员耐心调解,如今,困扰化琼的难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在公共法律服务站里,除了人民调解以外,还设立了法律政策评估、民情调查、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鉴定于一体的“一条龙”式专项法律服务,将法律服务延伸到项目工地现场,贯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
截至目前,绵阳市已高标准建成乡镇、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93个,提出专项法律意见建议43条,提供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排查纠纷500余件,预防纠纷280件,为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成栋)7月1日下午开始,四川省迎来主汛期首场强降雨。2日22时,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本轮强降雨已导致...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