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隐者国魂”之称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有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报效祖国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这里有用自己身体保护重要科研资料英年早逝的近代力学奠基人郭永怀,有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隐姓埋名三十余年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里有一生痴迷技术被誉为中国航天的“总总师”任新民,有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老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大型原创话剧《国魂》7月1日在绵州大剧院隆重上演,国之重士的爱国情怀在绵州娓娓道来……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蒲滔/图
《国魂》上演讲述最真挚的家国情怀
一个多月前,梓潼两弹城邓稼先铜像前,话剧《国魂》的导演、演员等主创团队听着“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英雄事迹,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打动,于是大家立下诺言,一定要全力以赴创作出一台精彩的、观众喜欢的话剧。
为了能在7月1日当天首演成功,《国魂》团队的主创人员们紧锣密鼓地排练着。演员如何站位,如何用细微的动作、灯光明确体现人物感情,灯光和舞台如何搭配,音乐与剧情的怎么相容……每一个环节都在磨合,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大型原创话剧《国魂》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世界各地工作、学习的科学家们怀着责任与期待,纷纷回到祖国。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任新民、于敏、孙家栋等为首的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们进入了攻克“两弹一星”的事业中,这期间他们经历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科学家们在三个非常不同又相互联系的战场上,为着同一个目标而不懈的奋斗:要让新中国不仅站起来,还要强起来。剧本围绕“爱和奉献”两个主题展开,将跨度半个世纪的七位科学家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的坚持、困惑和快乐浓缩在90分钟内,告诉观众一个关于信仰、关于理想的故事。
独特演绎力求最佳演出效果
怎样将这样一部歌颂人民、歌颂党、歌颂英雄的话剧做得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又接地气赢得观众的喜爱?《国魂》的导演、国家一级导演冯佳给了答案。
“我们是用做学问的态度,很严谨地创作这个剧。剧本条理清晰有序,特别是在讲述方法上独具一格。”冯佳说,这部剧是具有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戏剧,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写意的空间切换手法,舞台时空概念灵活随意,把几个不同时空不同事件的人与事进行区分、组合、叠加。“这也是本剧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的交替,让整个舞台表现极具象征性,也能表现写意的艺术形式。”
记者在彩排现场看到,话剧开场有一块面幕,一个巨大的勋章,以此将23位元勋的头像和名字投影上去,导演告诉记者,这是借鉴音乐剧的开场,能直观地将“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展现出来。此外,为了在舞台上再现邓稼先、郭永怀、钱学森、于敏、孙家栋、任新民等“两弹一星”元勋在艰苦复杂条件下,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的英雄事迹,演员们不断查阅人物相关资料,去体会科学家们的内心世界。
阵容强大演绎最感人的国士风采
剧中饰演邓稼先的贾建立是绵阳人,和饰演钱学森的王跃进两人都是核工业的子弟,他告诉记者,剧中很多情节他们都很熟悉。“当确定我演出邓稼先后,内心很激动。于是我找了一批老搭档,他们大多是四川人艺的专业演员,而且有六七个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演员配备比较强,可以说我们剧院演的戏都没有配这么强大的阵容。”贾建立说,当初知道要排这个剧,演员们都特别高兴,大家都很敬佩科学家,出于这份对角色的喜欢,演员们克服了各种困难。
《国魂》从6月5日开始进入排练场,到正式演出,仅仅只有二十多天,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排练出一台高水准精彩的话剧,对主创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排练可以说是创了我们搞话剧时间短之最。”贾建立介绍说,他们从来没有在二十多天内排出一个戏,然后搬上舞台。所以为了力求最好的表达,演员们都是挤出更多时间排练,甚至在剧中饰演郭永怀的郝晓洪小腿撕裂,仍忍着疼痛坚持彩排。
除了演员阵容庞大外,国家一级剧本金乃凡担当艺术顾问,剧本和音乐则由著名编辑、音乐人张然操刀。他去梓潼实地采风将科学家的故事凝练融合,创作出了精彩感人的剧本,而他制作的每一段音乐都与故事息息相关,与人物和故事的发展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为整台话剧的完美表达加分增彩。
“在这部剧的创作上,我们并不想说科学家们为了国家顾不上妻儿父母的故事,也没有更多地宣扬不顾家庭追求理想的人多么伟大,我们更想表达这些英雄的平凡和伟大,他们的精神和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仰的,他们是真正的国家之魂、民族脊梁。”冯佳说她对这部话剧充满了热情和期待,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将《国魂》打造成观众喜爱的、长演不衰的舞台作品。
(图片为《国魂》剧照)
新闻推荐
四川持续强降雨致11万多人受灾 各部门积极行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成都7月3日电(记者李娜)记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连日持续的强降雨已造成四川22个县(市、区)11.59万人受灾,其中包括部分企...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