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走进嘉陵区大通镇,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柠檬和柑橘产业园,当地村民正在田间地头给果树施肥、除草,栽植新的树苗……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助农增收?大通镇引进业主35人,成片发展柠檬、柑橘1.5万亩,大大提高了土地的收益率,老百姓通过在园区务工、土地出租等,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园区通过拓展国内外市场、建立冷冻调节库等措施,实现了产销两旺。
全镇引进业主35人 成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6月9日,在嘉陵区大通镇的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给柠檬、柑橘等果树施肥、除草,或者是栽种新的柠檬、柑橘树苗。“现在镇干部都成了‘包工头\’了,每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周边乡镇去联系人工。”大通镇党委书记胥勇介绍,因为本地人工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天,大通镇每天都要派出镇干部帮园区业主到周边的乡镇联系,再将联系好的农民工用客车接到大通镇务工,每天车接车送、中午管伙食,每人每天工资60到80元。
走进位于大通镇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50余公里的产业路蜿蜒延伸,柑橘示范基地内,树苗长势喜人;柠檬园区内,柠檬树梢上已经挂上了小小的柠檬果。如今,大通镇农业示范基地共引进业主35人,栽植了奈维林娜、春见、不知火等优良柑橘品种,以及尤力克等优良柠檬品种,共连片发展柠檬、柑橘等果树1.5万余亩,涉及全镇24个村中的22个村,80%以上的土地流转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这些土地每年出租给农业公司、合作社的收入超过900万元。随着现代农业产业如火如荼发展,大通镇先后接待了广西、拉萨、遂宁等30多个省内外代表团参观学习。
胥勇认为,大通镇在引进业主时,特别注重业主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真正引进一批懂管理、有资金实力的业主前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2015年,一名业主到大通镇梓潼村流转土地400亩种植柠檬,但是因为管理技术和资金不到位,导致园区一直不见效益,长期拖欠当地村民的土地流转资金。2016年底,在大通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梓潼村村委会将这名业主告上法庭,并重新引进了新的业主“接手”注入资金,不仅迅速兑现了村民的土地流转金,还将400亩几乎荒芜的柠檬产业园重新“盘活”。
拓展国内外市场 大通柠檬远销俄罗斯
产业快速发展起来,如何保证销路就成了摆在大通镇面前另一道需要攻关的课题。
统计显示,大通镇成片栽植的1.5万亩柠檬和柑橘中,挂果面积已经达1万亩,平均年产柠檬和柑橘2万公斤,如何确保这些水果不仅全部销售出去,还要卖出好的价格?大通镇首先从品质方面进行保证,全面推行深沟宽箱聚垄栽植、开深沟施底肥、生物杀虫等高效有机种植新技术,综合配套现代农业新设施,统一安装黄板、太阳能杀虫灯等设施进行有机栽培,打造有机产品品牌;其次,大通镇成立了多个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行线上和线下同步销售。各个合作社还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队伍,瞄准国内外市场,跟踪市场动态,第一时间掌握销售渠道;最后,大通镇出台配套政策,引导业主建起了3个冷冻调节库,将部分柠檬、柑橘冷冻起来,实行错季销售。经过政府和业主的共同努力,去年,大通镇农业产业园区出售的柠檬每公斤8元以上,柑橘每公斤7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柠檬畅销国内外,其中仅销往俄罗斯的柠檬就达10万公斤,柑橘则远销北京等地市场,售价达每公斤20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林中伟记者赵斌)“我今后会更加努力,争取考得更好,你很辛苦,保重身体哈,拜拜!”5月31日上午,在梓潼长卿小学,董欢用学校的留守学生亲情电话,给远在广东珠海打工的父亲打去电话,汇报在校学习表现情况...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