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李锦辉
有一种精神,叫坚守,她用青春和智慧坚守山村教育三十余载;有一种爱,叫付出,她倾注全力在山村教育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把教育事业看成是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扎根山村教育三十余载,她就是梓潼县双板乡小学校教师李玉兰。
痴心奉献 躬耕山村教育梦
“这个孩子的衣服在下课玩耍时蹭破了,我给他缝补起来。”记者采访时,李玉兰正在为班上一名儿童缝补衣服,今年54岁的她,在偏远山村小学已默默奉献了36个年头,了解她的人都说,李玉兰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事业,把爱奉献给了山里孩子。
李玉兰,出生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师范毕业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乡村小一个三级复式教学点的语文教学任务,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师之路,先后在天宝乡牛蹄山村小、豢龙乡新胜村小、双板乡全胜村小、双板小学等处任教,如今坚守乡村教育已36个年头了。
李老师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在村小任教期间,从家里到村小要走8里山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狂风暴雨,她都按时到校,没有迟到过一次。1998年9月,学校教师紧缺,她一个人主动承担起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没有上过幼儿班的农村孩子课堂纪律极差,李老师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教学生纪律,一天下来嗓子就嘶哑了,但她没有半句怨言。
爱生如子 兢兢业业育桃李
李玉兰对学生、对家长总有那么一股子热情,语文老师日常的教学任务很重,每天下班后,她还要到学生家中去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便于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李玉兰尽职尽责的付出,赢得了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很多家长在李老师的建议下,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去乡里的图书馆看书,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共同教育,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对我们家长来说,孩子交给她,我们很放心。”家长郭女士说。很多家长表示,李老师总能让孩子轻松学习,孩子们放学回家总喜欢先写语文作业,都觉得语文作业很有趣,李玉兰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努力地工作着。教室里,孩子们认真愉快地学习,办公桌上,一页页整齐的作业,一本本教案是李玉兰收获的成果。“教育就是要一切为了学生。让他们茁壮成长。”李玉兰说。
身患疾病 仍然坚守三尺讲台
“那天我们上语文课,李老师带着我们朗读课文,突然李老师的声音变小了,我看见她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药瓶取出两片药放在嘴里,然后继续给我们讲课。”学生李志然对记者说。“心脏病是个慢性病,没多大事情。”李玉兰说,近几年来,李玉兰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经常出现心肌供血不足,学校领导建议她到轻松的岗位上去,可她依然申请要在一线任教。曾经两次昏倒在讲台上,经抢救苏醒过来,没有怎么休息,她就又站上了讲台。“怎么可能休息,耽误什么都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李玉兰对记者说。
为了农村的孩子们,李玉兰倾注全部爱心,踏踏实实地做着本职工作。先后荣获梓潼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辅导员等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梓潼县优秀班集体,今年她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李玉兰总说:“成绩代表过去,荣誉鞭策奋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立足山村教育,将爱心奉献给山村的孩子们。”
新闻推荐
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成为朝真乡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本报记者蒋琳琳文/图“城市套路深,我要去朝真。”今年国庆前夕,这样一条微信刷爆了本地朋友圈。目的就一个,呼朋唤友,去游仙区朝真乡康养度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