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梓潼新闻 > 正文

初中语文教学及学习方式之我见

来源:绵阳日报 2016-09-2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常常静心思考,有一个最深的感受: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是学生反感的,是消极抵制的,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主动自发学习的学生才认为自己在学习中是幸福快乐的,他们没有被压制的感觉,一切都是心甘情愿的,而且还能不时地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及学习方式的一些浅薄的认识愿与同仁共同分享。

一、老师的身份地位需要转变

几千年来,尊师重教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并非制约教育发展的症结,而是其中所固有的定式思维,让教师往往在自我定位上有所出入,似乎就注定了教学中的距离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障碍,必须得以纠正。

1、避免唱独角戏。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作用的一种诠释,但并非教师就注定是孤独的舞者。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常出现的朋友就是老师手中的一根粉笔,抑或是一本教材,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老师在独自领舞。学生们难懂的芸芸众生云里雾里,都在所谓的尊师重教中被人为的压榨殆尽。这场教育的独角戏,也注定了效果的不理想。以初中语文为例,正是学生领会语言之唯美感受言语之深奥之时,怎能不抓住这黄金塑性阶段,给语文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

2、融洽的课堂氛围。从教的二十几年风雨经历,让我逐步感觉到一篇文章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不是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和气氛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下,一堂语文讲解,还一如既往的遵循有板有眼、亦步亦趋的墨守陈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全无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语文能有所感悟,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3、言语的技巧。改变教师在授课时一言堂的局面,力争在讲授过程中,创造和谐温暖的氛围,那就需要语言这个媒介来完成。我们习惯于教学中按照书本的原意从头至尾,在其中包含的关键点,包括的内容和我们所要必须掌握的技巧。那么即使我们简单的完成每节课所谓的任务,那么仍然需要掌握语言的技巧来穿针引线。如何把必须的意境让学生能更主动更乐于去接受,这就是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的能力所在。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如何,家长们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模式,打破教育中教师主导的陈旧思想。其实最该主张的就是学生才是学习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以往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得变一变了。

1、学生要变客为主。古代的私塾教育,先生掌控着教学中一切,其实这种思想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改变以往的旧思想的同时,我们教师的思想该改一改了,学生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当然了,这一切,我们教师在其中要发挥改变的主体作用。并非是老师操控的一切。而是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变客为主,主动承担学习重任。

2、带着问题思考内函。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在以往的从教经历中,感受到学生注重教师的引导,但是更多的是局限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这就导致了千篇一律,说到底还是一根线、一根针没有很好的发散,学生们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要让他们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那样才更有效果,更有收获。

3、学会训练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忘记,其中主要的是借助语文的学习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人们认为只有理科才能锻炼思维方式,其实这大错特错,无论什么学科,都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这里不仅包括直觉思维能力,还要注意想象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文章的意境所要表达的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需要我们及时引人入胜,这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过程,马虎大意不得。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

教师要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学,教师自己也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只关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习惯。

1、学习的时机。学习的过程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在这里要把培养学生的品质与其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也就是常说的知行统一。同时思维要调整清楚,一般来说常识性的文章就是用复杂的关联词来表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从言语做好基础,分析透彻,让学生掌握从点及面的学习细微处,见微知著,不轻言每一次的塑形机会。点滴抓养成,细节促培养,把握关键。

2、学习的观念。时机的把握固然重要,但是观念的树立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比较其中的不同,总结树立自己的观念,要有举一反三的类比对比能力,掌握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提高自己,在不断的矫正中成长自己的正确观念,而教师就是及时修正的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3、学习的韧性。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抓住实质性的内容,要坚持常抓不懈,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养成习惯上下功夫,教师在整个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也是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梓潼县仁和中学校 胥明芳)

新闻推荐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快速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本报讯(杨奎记者赵斌)今年以来,梓潼县以推进卫计民生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超前谋划,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据了解,梓潼县不定期召开卫计民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初中语文教学及学习方式之我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