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众所周知的攻击应用外,测绘、摄影、摄像等功能样样俱全,无人机几乎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在9月绵阳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一位农民兄弟就盯上了无人机。
“我想买架无人机来种田,撒药、播粉,搞管理。”杨良军,这位一大早就赶来参加科博会的梓潼县农民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想法。
“我这儿就有你要的那种无人机。”绵阳特航科技有限公司的姚永生接上话茬儿。在姚永生的介绍下,老杨把这种无人机的飞行重量、有效载荷、作业速度、喷幅宽度、单机作业效率了解得一清二楚。
杨良军抚摸着无人机圆润的机身,显得有些爱不释手:“多少钱一架?”
“六万块钱多一点。”姚永生答道。
看到老杨面露难色,姚永生又详细问了起来。原来老杨他们专业合作社现有水田一万多亩,但分散在很多农户手中,单靠一两户人家拿出六万多块钱来买无人机不现实。在老杨看来,如果能卖到一万多块钱一架就比较理想了。
这时,姚永生出了一个主意:“我们公司可以提供租机服务,签订一个合同,可以负责一年的稻田植保管理,这样分摊下来,你们每家的负担就小了。”
“对啊,回去我向合作社和镇上反映一下,看看他们的态度。”其实,杨永军还想取得县农业局的支持,因为就是去年县农业局的技术员到村上办科技讲座时提到无人机的好处,他才知道了无人机。
“你等着啊,我到时和你们联系。”拿着有关植保无人机的材料,杨良军兴冲冲地走出了展场。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上接A11版)充满神秘色彩的邛人大石墓。1973年的邛海,现为梦里水乡处。邛海自古多传说邛海传说,古籍《益州记》、《搜神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里,均有记载。本地民间的传...
梓潼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梓潼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